“12号是谁?12号请上来拿自己的蜡笔。”我喊着班里小朋友的学号,让小朋友来拿自己的蜡笔准备画画,我连着叫了好几遍12号都没有人上来,到最后所有的小朋友都拿到了蜡笔,只有聪聪在还没有拿到,我又喊了几遍12号,只见聪聪半坐半立着,想上来拿可是又不确定是自已,不敢上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所发生的场景,我们大班实行学号已经有三个月了,可是三个月后的今天,这样的场景还是有发生。其实聪聪不是不知道自己学号,只是缺乏足够的自信来坚信这就是自己的学号。
这样的孩子在我班中并不少见,每一个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自信。在每一次剪纸活动中,孩子们剪好作品后都会问:“老师,我剪得对不对?”而没有孩子问老师我剪得好不好看,有的孩子剪得非常有创意,可是他们把自己的作品藏起来,不让老师看到自己的作品,即使他剪得非常的好。这些都是缺乏自信和没有自信的表现。
“自信,是使人走向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曾如是说。如果说你真正建立了自信,那么你就已经迈进了成功的大门自信会使你创造奇迹,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的人物在其生活和事业的旅途中,无不是以坚强的自信为先导。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发进取的勇气,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
孩子们缺乏自信心,而自信心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就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把孩子们的自信心培养起来。
那我们又该在哪些方面着手,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齐头并进,让孩子一天天的自信起来。
1.让孩子感受老师的关心
在平时的活动中,教师应经常注意孩子的活动,关心孩子的情绪状态。当孩子有了一点小成就后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以唤起孩子们的兴趣,老师用自己的行动来使每个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育孩子自信心的肥沃土地。
2.让孩子在挑战中认识自我
根据现代孩子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提高要求,让孩子面临挑战,在不断战胜挑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每一个新高度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次挑战;每战胜一次挑战,孩子就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从成功中,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渐渐产生信心,逐步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
3.让孩子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孩子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对不同孩子要区别对待。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而给孩子贴上“不行”的标签,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体验,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向新高度冲击的信心。
4.让孩子有主动探索的机会
孩子的求知欲望是非常强烈的,教师应该给予孩子主动探索的机会,让孩子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一次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5.多鼓励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孩子尝试做一件事没有成功,这并不表示这个孩子无能,只不过是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如果我们指责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并放弃努力。而在鼓励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会懂得接受挫折和失败,他们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继续努力。鼓励孩子最重要的是:一不要讽刺他们,以免使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