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虾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2月02日 12:51:07 


  儿童时期是孩子天真烂漫而又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的人生阶段。比如大人带孩子出去,一路上看到的事物,孩子总爱问这问那。这种学习的意义不单是孩子在学习认识和理解世界上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儿童在练习和成长为成人的思维。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他们的娇小,极很可能会碰到残暴、血腥的突发事件,这往往会对幼儿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小宇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每次午餐总是他第一个吃完。可是今天他饭碰都没碰,刚开始我以为他生病了,询问后发现没有,那是什么原因使他不敢吃饭呢?

  “小宇,你怎么不吃饭啊?”

  “老师,我怕?”

  “怕?这儿又没有可怕的东西,你怕什么呢?”

  “我怕虾。”

  对于他的回答我愣住了,但我有点不相信,就拿虾放到他的手上,没想到他快速后退,哇哇大哭起来。我觉得那不可能是假的,就没有强迫他把虾吃掉。

  放学是我遇到了他的父母,同他们说了此事,发现他怕虾的原因是因为小时候曾经被虾咬过,流了很多血,造成了现在只要是虾他都怕,更别说是碰了。他的父亲说完还说“没关系的老师,他怕虾就不要让他吃了,反正是小事。”

  小宇怕虾是由于他被虾咬过,这个可怕的情景使他从此一看到虾就联想到被虾咬过的手一直在流血,造成了他的心理创伤。他不碰和不吃,逃避虾是他的机体最直接的反映。弗洛伊德于提出:一个人面对应激、挫折、创伤、丧失、冲突等心理上的种种困难时,其“自我”就潜意识地运用一些心理上的防御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机制。小宇就采取了“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 )保护了自己。

  这是小事还是大事?我想大部分的家长觉得小孩子受到创伤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其实创伤是一种心理问题,一个人的心理,也像身体一样是从小到大,慢慢成长起来的。殊不知这样一件小事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正处在一个五彩的大染缸内,犯罪、离婚、敲诈、性侵犯等社会问题致使我们的孩子或多或少的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而家长却因忙于自己的事业忽视了自己的孩子,从而加大了家长与孩子的心理代沟,加深了孩子心理创伤程度。

  我们的孩子正处在“急风骤雨”式的变化时期,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高速变化的社会使的竞争、升学压力、生活环境的变迁、信息媒体的传播、不良文化的侵蚀,过早的侵害了他们。为了不让孩子受到心理创伤,使他们热爱生活、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改变家长的观念:

  l  认为孩子小,不懂事,让他们看到、听到一些在他们这个年龄不应该知道的事,比如看恐怖片、吵架骂人等。但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孩子接受事物比我们认为的早的多。家长说的话,做的事,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l  儿童的心理承受力比较低,所以家长一定要避免对他们心理的伤害。幼时的心理创伤,有的严重到成年时期发病,或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曾有一位学生,由于数学成绩总提不高,追溯过去,竟是他童年时,有一次做珠心算没做好,被脾气暴躁的父亲呵斥:你这个没用的东西!这句话一直影响着他,使他长大后,对数学一直采取排斥心理。

  有了正确的观点并不一定能遏制孩子受到心理创伤,因此我们还要运用有效的方法杜绝孩子受到心理创伤。

  l  多给孩子一些保护,比

  • 启蒙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