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情商教育
情商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品质,是良好的道德情操,是乐观幽默的品性,是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是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同情他人和关心他人的善良,是善于与人相处把握自己和他人的能力等。简言之,情感智商反映的是人们自我管理的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是人的情感的社会技能,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研究表明: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高情感智商者都能做出比他人更胜一筹的成绩。而情感智商完全可以进行后天的培养。幼儿期是幼儿情感智商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的情感智商越高,就越受同伴和成人的欢迎,其体验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多。
一、为什么要培养幼儿情商
传统的智力教育观仅仅围绕着狭隘的认知方面的能力培养,但所能预测的最多是课堂上的表现或学术上的成功,至于学校以外的生活领域则很难触及,因此,他们尝试从整个人生成就来评定智力的定义。
然而,孩子从出生到进入幼儿园,再跨进学校的大门,以后走向社会,情商技能却无不伴其左右,在生活中经常听到叹息“唉、这么聪明的孩子、真可惜”,也见到过无数家境一般,智力平平的孩子最终向人生辉煌的例子,那么在我们叹息的惊讶之时,能想到“情商”二字吗?情商技能的高低决定了人们人生的失败与成功。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格林斯在谈到人的思维是如何形成的问题说:“情绪决定大脑结构”,也就是说,婴幼儿的情绪培养对其以后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格特曼也认为:“注重从情绪情感方面关心婴幼儿,对孩子以后的成功的幸福有着很大影响。”因此,“从孩子出生那天起,父母应把感情上的交流视为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可见,早期的情绪智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心理学家认为:情商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中发展提高的,为他们以后成功奠定基础。可见情商是培养幼儿情感和智力和谐发展,具有高素质,能够得更大成功人士的重要因素。
二、以快乐教育为载体,培养幼儿情商
根据《乐观儿童》的作者,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所称,乐观不仅是比较迷人的性格,它也能使 人对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产生心理免疫力。我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看一个人对人、对事是否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总是能用有利的心态和眼光去审视事物,有战胜困难、不怕挫折有勇气和决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胸怀,因而我尝试从快乐教育入手,培养具有良好情绪情感、乐观向上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