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六大解放理论 开发幼儿创新潜能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1月16日 09:45:24 

  早在多年以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著名的六大解放理论,即解放幼儿的大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让他们去想;解放幼儿的双手,甩掉无形的手套,让他们去做;解放幼儿的眼睛,敲碎有色眼镜,让他们去看;解放幼儿的嘴,让他们言论自由;解放幼儿的时间,让他们做喜欢做的事;解放幼儿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他的这一教育主张是非常有远见卓识的,它与当今“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及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战略息息相通。

  一.  构建多样化环境  引发幼儿创新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幼儿园是个浓缩的“小世界”,她不应该是“鸟笼”,教师不应当过度约束幼儿,而应想方设法为幼儿创设多样化环境,拓展他们的学习、生活空间,在让他们与开放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时,对所听、所闻、所感、所学的东西感兴趣,积极投入到各种认识,操作活动中去,激发起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创造兴趣。

  1.  营造宽松氛围  扶持创新热情

  “解放幼儿的空间,应从解放幼儿的心灵空间开始。”

  幼儿在一个没有心理压力的环境里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思维活跃,观察敏锐,能激发创新灵感。在我园,教师人人懂得尊重孩子,与孩子建立平等关系,跟孩子讲话注意蹲下来,眼睛是一个视平线,语气是征求探讨而非命令式,让孩子深切地感受到教师是他们的朋友。

  孩子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的想象,展示与他人不同的创造发明。

  然而此时幼儿的由于受自身认知的局限,他们的创新设想,创造出来的“东西”常常错误不断,教师“象爱迪生的母亲宽容爱迪生一样”从不随意否定孩子的想法,在言语上、行为上鼓励和扶持幼儿创新思维的热情。

  2.  建立区角环境  培养创新兴趣

  “解放幼儿的大脑、双眼和双手,使其手眼脑并用”。为此,我园开辟了动植物养殖区,让幼儿种植,观察,记录一些有生长特征的各类植物和小动物等。

  在教学楼上设立自然环境科学观测区,让幼儿观看自然现象,了解环境、气象等简单知识:专辟一个楼面建立科学探索区,开设了电脑房、探索室、构造室和多功能活动室,在各类活动室中为幼儿提供既安全又卫生的动手操作材料,让幼儿在玩中做,做中玩,学习观察、分类、操作、思考等方法。

  在走廊布置宣传展示区,放置一些科学制作标本(有动物标本、教师和小朋友用废旧材料制作的仿真标本),不仅自由让幼儿每天看看、走走时,而且让幼儿用他们自己收集来的各类材料动手又动脑参与新区角的创设。

  因此,现在我园有了用蛋壳做石子路建的健身房,用自制“铝板琴”“纸制风琴”“吊瓶竖琴”建的娃娃琴房,不用碗筷、全用各式蔬菜替代而建的绿色餐厅等。幼儿的新设想层出不穷,从内容形式到区域划分调整,都跳出原有模式,创新的兴趣不同凡响。

  3、设置问题情境  引发创新灵感

  培养幼儿的创新潜能,教师可以利用自然环境设置特定问题的情境。如:孩子们对雨水很感兴趣,于是在雨停后,老师带幼儿到操场上玩,不平的洼地象一个小池积满了水,孩子们你一脚我一脚,兴高采烈地踩着。

  孩子们有的说:这里怎么有水?那里怎么没有水?有的说:风吹过时水有象老婆婆一样的皱纹。怎么回事?有的说:水面怎么好像镜子,能照出我的脸?有的说:明天我们开运动会。要是下雨就开不了,怎么办”……

  老师听着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语,然后小结并将幼儿提出的问题集中组织讨论,孩子

  • 智力开发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