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教研制度
1、成立教研组,根据幼儿园实际和幼教动态,制订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和科研项目,按照计划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2、定期进行业务讲座,学习讨论专业理论以及有关经验,研究教材、探论教法,开展集中备课、制作教玩具。
3、每学期组织群众性的教学观摩和教学研究活动,鼓励创新,观摩后组织讨论、评议、评分,并作为教师业务考核内容存才当。
4、每学期初各班要根据班上工作实际,写出教学科研计划及实施方案,期末写出专题总结或经验论文等,在园内进行交流、评比。
5、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
七、值班制度
1、节假日值班(包括平时值夜班),值班人员必须准时交接班,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
2、值班时要提高警惕、坚守岗位、按时巡视,发现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若一般情况必须在值班记录簿上做好记录。
3、对个别离园较晚的幼儿,要保证幼儿情绪稳定和安全,并做好和家长的联系工作。
4、值班时由于特殊情况需要调班,必须请示领导,经领导同意后方可调班。
5、值班期间要做好来电、来信、来访的接待和记录工作。
八、考勤制度
1、全园教职工必须严格遵守上下班作息时间,按时到岗并做好班前准备工作。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
2、病假除急诊外,必须持有区县级以上医院医生开具的病假证明及药方,报告园领导经批准后方可病休,休息时间以看病之日起计算。
3、严格控制请事假,如有特殊情况需请事假,应事先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并向园领导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离岗。
4、病假、事假休假期满后,必须在周五前销假。因特殊情况,临时不能赶回来请假者,事后要主动补假,并说明理由,否则按旷工论。无特殊情况,不请假者一律按旷工处理。
九、幼儿发展情况的报告制度
1、各班教师要重视本班幼儿发展情况。接新班和新入园的幼儿、制订教育目标及各项教育工作计划前,都必须充分了解研究幼儿发展情况。
2、必须在本班两位教师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写出本班幼儿发展情况报告。报告可由两位教师轮流年执笔。
3、幼儿发展情况报告是对幼儿群体的分析评价。关于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可根据报告内容的需要附在报告后面。
4、报告的项目、内容、格式,要按照本园教育目标的内容书写,如有特殊要求,于学期初布置教育工作计划时通知。
十、安全保卫制度
1、全园教职工应坚守岗位,高度负责,保证幼儿身边有人,随时清点人数,严防幼儿走失。
2、加强对幼儿的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随时检查幼儿鞋带、衣物,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解决。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加强自我保扩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教会幼儿知道幼儿园的名称、家庭地址、父母姓名等,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带幼儿外出活动,必须请示领导,选好安全场地,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并随时清点人数,走路时注意不离队、不掉队。
4、外来人员必须登记后经允许方能入园,一般情况当班老师不能会客和接电话,建立健全幼儿接送制度,不准陌生人来园接幼儿,防止冒领。
5、车辆必须停在指定区域,严禁进入幼儿活动场所或停放在走道上。
6、一切不安全用品、药品必须由专人妥善保管,热水、热汤应放置适当位置,电器设备应安装合理,严防中毒、烫伤、触电等事故的发生。
7、做好防火、防盗工作,下班后应关好门窗,做好巡视工作,安排好节假日值班人员,切实做好保卫工作。
8、全体教职工应自觉遵守门卫制度,住园教职工应协助做好保卫工作。
九、要注意房屋、场地、家具、玩具、用具的安全,定期进行检查维修,避免砸伤、摔伤等事故发生。
9、幼儿在园如发生骨折、缝针等重大事故,当班人员必须及时向园领导汇报并送医院治疗,并及时通知家长,写出事故发生情况报告,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当事人相应处理。
十一、交接班制度
1、为保证保教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班教师、保育员必须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交接记录本,建立每月一次班会制度,经常交流本班情况,采取切实可行、有效的措施,搞好保教工作。
2、当班老师应及时认真完成当班的各项任务,并对幼儿的健康、学习等情况做好记录。对当班时所发生的问题妥善处理,如需要遗留下解决的问题(如意外事故、摔伤、病儿等),应向接班老师做好口头、书面交代,以免发生意外。
3、接班老师应首先清点幼儿人数,及时、仔细查看交接班记录本,掌握上一班幼儿情况,对遗留问题做好妥善安排处理。如因交接手续不清引起的事故,则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4、交接班记录本每学期未应上交给园领导,平时要随时抽查。
十二、教职工培训制度
1、教职工要积极进行自我培训、自我提高,形成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长。鼓励教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进修或学习。
2、制订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和培训的计划、鼓励在职教师自学进修。
3、教师进园工作五年内必须拿到学前教育大专文凭或其它师范类大专文凭。
4、有计划安排教师参加学前教育短期培训,脱产或半脱产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