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拿一张白纸画出
sh sh sh sh sh
,盖在哈哈哈哈哈的上面。幼儿
唱加入像声词的歌。
(
2
)
木头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唱加入像声词的歌。
(
3
)
砖头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唱加入像声词的歌。
(
4
)把三只小猪的新歌连贯起来唱。
4
、表演歌曲。
(
1
)讨论:我们分成几个角色来表演这个故事?老大出场时唱什么?狼要干什么?(练习
吹的动作)
,
草屋倒了,
老大怎么办?老二怎么表演?狼吹不倒老三的砖房子,
最后逃走时,
小猪们很高兴,可以唱什么?
(
2
)连贯表演。选四个表演组,分别表演三只小猪和大灰狼,将三张椅子套上猪老大、老
二、老三的头饰,分散在活动室的三块,
当作小猪的家。
教师在狼吹房子时加上鼓声增加气
氛。
(
4
)
表演小小音乐剧──三只小猪。
歌曲:三只小猪
1=d 4/4
5 3 1 5 5 4 3 2 |4 3 2 3 2 1 | 5 3 1 5 5 4 3 2 |4 3 2 5 1 0 ||
我
用
稻草
盖房子
盖房子
盖房子
我
用
稻草
盖房子
哈哈哈哈哈
我
用
木头
盖房子
盖房子
盖房子
我
用
木头
盖房子
哈哈哈哈哈
我
用
砖头
盖房子
盖房子
盖房子
我
用
砖头
盖房子
哈哈哈哈哈
活动反思:这首歌曲经过了设计、试上、反思、修改这样一个过程。
一、
在歌曲学唱过程中,三段歌曲调相同,歌词只有一个地方变化,是较简单的,在引导
孩子学习时,
第一次设计我的提问相同,
对孩子来说没有挑战性,
第二次我就注意采取层层
递进的提问方式,
让孩子迁移第一段、
第二段的学习方式,
第三段学习时能不经过念歌词直
接学会唱歌曲。
二、
在课的整个环节设计中,第一次设计时我采用了学习一段歌词,紧接着编动作,再学
习一段歌词,再编动作,孩子感觉要记住的东西太多,负担很重。在修改过的设计中,我采
用先全部学会歌曲,
再创编动作,
再加创编象声词,
最后表演的几个层次,
环节就变得清楚,
孩子学起来也轻松。
图谱的重新设计。
第一次的图谱,
我每段用了一张图来表示歌词意思,
孩子不清楚歌曲的结
构
,
改
过
后
的
图
谱
为
:
这
样
孩
子
就
很
清
楚
地
学
会
了
。
相关课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