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喜不喜欢过生日?为什么呀?今天老豆儿也要过生日了,它也非常地开心。它请了很多的客人,我们一起去看看它请了哪些客人呢?
二、教师讲述故事一遍--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里有谁?
--第一批来的客人是谁?(酱油、豆油和豆浆)它们是用哪种原料做成的?(黄豆)--第二批来的客人是谁?(肥皂和油漆)它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你们现在知道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第三批来的客人是谁?(轮胎)你们猜轮胎是用什么原材料做出来的?它和黄豆是一家吗?请幼儿学学轮胎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最后来的是谁呀?(小红帽)小红帽优势怎样做出来的?请幼儿学学小红帽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师生共同小结三、启发谈话:
--你喜欢黄豆吗?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东西也是用黄豆做成的?
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因为黄豆的用处很大,不仅能做出很多好吃的东西,还能做出很多有用的东西。黄豆全身都是宝,它是人类的好朋友。
四、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围绕"如果我是科学家"进行谈话:如果你是科学家的话,你会利用黄豆制成什么东西?
故事:老豆过生日老豆过生日 老豆小豆都是黄豆,爷爷是老豆,孙子是小豆,老豆过生日乐坏了小豆。 就在老豆过生日的那一天,豆豆家的亲戚都要来祝贺,小豆一大清早就在门口等着,哈哈,客人来了,来了三个客人 这三个客人都藏在玻璃瓶子里,一个客人是黑色的,她是谁阿?酱油!一个客人是黄颜色的,她是谁阿?豆油!一个客人是白色的,她是谁阿?豆浆。 三个客人恭恭敬敬得像老豆爷爷鞠躬并夸小豆孙子将来一定会大有用处。 小豆心里想,酱油、豆油、豆浆都是黄豆做的,我以后能做什么呢? 这时候又来了两位客人,肥皂和油漆 他们都来祝贺,小豆觉得奇怪,他们哈哈大笑说:我们都是豆家的亲戚,豆油加上一些别的东西就把我们做出来了。 咕噜咕噜,一个汽车轮子滚来了,来给豆爷爷祝贺生日 小豆子乐了,你来干吗呀,你不是橡胶做的吗? 轮子笑笑说:是阿,橡胶就是豆儿加上酒精做出来的。 屋子里真热闹,这是来了一顶小红帽,大家都呆住了,只有豆爷爷明白小红帽看见大家都看着她,挺不好意思的,说:人们把豆豆加上酸,纺成线,织成布,在染上红颜色,就做成小红帽了。 大家听了真高兴,一起说:我们大豆本领大,咱们大豆用处多活动五名称:剥豆豆(打豆浆)目标:
1. 认识各种豆类的原始状态。
2、锻炼幼儿的小肌肉运动。
3、体验劳动后品尝美食的乐趣。
准备:
1、毛豆、花生豆、黄豆、等。
2、小盘子 、小篮子、豆浆机重点:手剥豆子并会使用工具剥豆子。
难点:总结出哪种方法更容易剥豆子。
过程:
第一层次:幼儿用手剥豆(可先剥蚕豆,再剥毛豆或四季豆)。
第二层次:适时提供剪刀等小工具让幼儿选择使用。
第三层次:当大部分幼儿能熟练地剥豆后,可以按幼儿不同水平,提供一组写有10以内数字的小盆子,让幼儿把剥好的豆子的数量与盆子上的数字能一一对应并放人小盆内。
一、教师引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的工作是剥豆子。"1、引导幼儿观察盘中的带皮的豆,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可比较豆荚的大小、长度、外形)2、你能猜对每颗豆荚里有几颗豆子吗?
3、选一颗豆荚,先猜猜里面的果数,再剥开看看自己对了吗?
二、观察重点与指导建议1、幼儿年龄小,刚开始剥豆时,会用牙齿咬、用力拉常常剥不出豆,教师可引导幼儿从裂口处入手剥,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
2、幼儿在剥毛豆或四季豆时也会有多种剥法:有的是拧断后剥;有的是拉掉两侧的茎剥;还有的会用指甲把皮划破后剥。教师应注意观察随着活动的继续适时地提供剪刀、剥豆器等小工具,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尝试。
3、当大部分幼儿都操作过后,可以让剥豆方法不同的几名幼儿来演示,大家共同讨论,哪种剥法又快又好,哪些剥法费力不讨好,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三、做豆浆教师将幼儿剥的各种豆类用豆浆机打成五谷豆浆,让幼儿品尝。并且讲一讲喝豆浆的好处多。
活动六作品分析:
《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它具有浓厚的民歌风格。歌曲活泼而富有情趣,以诙谐的音乐语言及民谣式的歌词,描绘了农村的孩子们在田间拾豆豆时那顽皮、愉快而又朴实的形象。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合,出现了很有特色的音调,如:等。歌曲中除标有滑音记号外,歌曲还有其它地方也可运用滑音演唱。这首歌表现内容丰富、有韵味、有特色,能使学生在浓烈的乡土气息的感染中受到热爱劳动、勤俭朴素的思想教育。
学唱歌曲:拾豆豆目标:
1、理解歌曲,并能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
2、培养幼儿勤劳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品德。
准备:音乐《拾豆豆》、《蚂蚁搬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