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奥尔夫教学法对听觉记忆力的作用经研究发现,音乐训练能够使儿童的听觉记忆力提升20%。听觉记忆力主要指儿童能够保持并且复述所听到的内容,是学习的基础。培养听觉记忆力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日常活动的练习,询问儿童今天发生的事情,吃过什么东西等;讲一个故事,然后询问儿童其中某些情节。但是这样的方法对儿童听觉记忆的能力起不到改善的作用。奥尔夫音乐是以"元素性"教学为基础,通过简单的节奏、简单的五声音阶、常用大小调等最原本、最朴实的方法对儿童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改善儿童的听觉记忆力。
(一)节奏、旋律的练习节奏是音乐最基本的要素,奥尔夫音乐相当注重节奏的训练。从最简单的二拍子、三拍子,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开始,运用跺脚、拍腿、拍手、捻指等动作进行"声势"训练。在节奏的基础上还可以加上音高,加强练习的立体感。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儿童对力度、速度和旋律的感受及控制能力。
在儿童听觉记忆训练中,运用节奏、旋律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记忆节奏、重复节奏,培养聆听和记忆的习惯。例如:节奏传递游戏,第一名学生拍出节奏‖× × ×× ×‖,依次往后传递,直到最后一名学生能够完整拍出节奏,还可以加上音高,继续传递,或者改变速度、力度,力求练习的趣味性、多样性。在游戏的氛围中,学生已经不知不觉的提高了专注力,加强了听觉记忆力。
(二)肢体动作的表现儿童的天性都是好动的,根据一切从儿童出发的原则,形体动作和舞蹈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实施方法有许多,例如运用听觉感知不同的音乐类型从而变换不同的动作;聆听音乐做即兴的动作表演;聆听不同的音乐做走、跑、跳等动作反应;还有音乐变奏与动作组合,将不同的音乐有机组合,训练儿童的听觉能力、反应能力。
我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做过一次听觉练习,让所有学生围成一个圈,当听到我弹奏两拍子音乐时,集体击拍向左走,当听到三拍子音乐时,集体击拍向右走。这次练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儿童喜欢跑跑跳跳,在运动的状态下,在游戏的氛围中,听觉注意力高度集中。
(三)创作能力的培养奥尔夫音乐的创造力培养其实是贯穿始终的,在每一项练习里都可以见到创作的影子,同样,它的目的也不在于音乐本身,而是通过学生的参与实施对人的培养和教育。奥尔夫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方法有多种。
1.给出原料,自己创造。
原料是节奏型、风格、结构等要求,然后学生创造出自己的音乐。
2.动静结合、丰富原料。
奥尔夫音乐所要的创作不是简单的作曲,而是与舞蹈、语言、表演、演奏相结合的综合性创作。
3.个人特色、集体智慧。
元素性音乐作品都是需要集体合作才能完成的,在创作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再与他人合作完成,形成完整的作品。
创作能力是奥尔夫音乐培养的重点,也是听觉记忆力训练的重要环节,在创作的过程中,儿童要展开想象,创作、再现自己的作品,也要聆听、记忆、再现他人的创作,这是对听觉记忆力的综合训练和有效提高。
(四)打击乐器的演奏由于儿童的年龄限制,比较适合学习小的打击乐器,例如沙锤、三角铁、碰钟、双响筒等,奥尔夫音乐鼓励儿童参与音乐的演奏,如节奏训练、为歌曲伴奏、即兴创作、对音色音量的控制练习等,这些都需要运用打击乐器来演奏,这也是培养儿童音乐兴趣的有效方法。
通过亲自参与音乐的演奏,儿童更加注意聆听、分辨、操控声音,提高自己的听觉记忆力。我发现,在演奏打击乐器时,儿童的注意力十分集中,听觉注意力高于视觉注意力,因此,运用打击乐器来训练听觉记忆力是非常适合儿童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