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教师行为的评价1、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师幼互动进行是否顺利、和谐。
2、是否巧妙而熟练地运用角色的变化引导幼儿学习。
3、是否为每名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对教师幼儿互动情况的评价1、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与社会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社会学习经验。
2、所提供的社会学习经验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在社会性和其他方面的和谐、有效的发展。
3、是否注意到了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激发幼儿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4、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机会,特别是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和自由交往的机会。
5、是否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
(三)对活动组织途径的评价1、是否提供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2、是否恰当地采用了集体活动、合作活动以及个别活动等多种组织形式。
3、活动的组织是否既适合大多数幼儿社会发展的需要,又体现了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和照顾。
4、能否适时地给幼儿以具体帮助,针对个别差异进行指导。
(四)对活动结构安排的评价1、活动时间是否符合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等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2、活动的结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
3、是否注意到每个环节和步骤之间的层次性、递进性和统一性。
(五)活动效果评价1、活动中,幼儿的情绪是否愉快,注意力是否集中。
2、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
3、活动预期目标的达成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