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训练方法二:视力引导法,一般用于阅读、计算水平的低级阶段,以及容易出错的繁琐的计算中。我们经常发现,会计在阅读报表,累计大串数字时,会一边用笔尖顺着数字滑动,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以便集中注意力。会计手中的笔就是视力引导工具。使用视力引导工具能够大大改善注意力集中的水平,并且能够促使眼睛进行平稳的、有节奏的运动,可以帮助阅读者纠正看书过程中反复、回跳和视线游离等注意力分散状况。不仅使阅读速度得到提高,而且还增强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很多低年级老师特别是一年级老师会让学生用手指着书去读书。
注意力训练方法三:积极思考。活动中注意的稳定和集中情况与思维的活跃程度成正相关。思维越活跃,注意就越集中、越稳定。许多科学家在工作中忘我地思考,注意力的稳定和集中都是超水平的。
注意力训练方法四:培养稳定的兴趣。兴趣和注意有着很密切的关系,除了培养直接兴趣外,还要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指向的是活动的目的和结果,当间接兴趣得到发展以后,孩子的求知欲便会旺盛起来,对学习也有了高度的自觉性,从而促进注意力的形成和发展。
注意力训练方法五:培养坚强的意志。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意志力的具体表现。我们要求孩子遵守课堂纪律,遵守作息制度,做事情善始善终,主动抵制外界干扰,即使遇到强烈的诱惑,也要将思维集中在正在进行的任务中,都有利于注意力的培养。
注意力训练方法六:给孩子规定任务和期限。家长在督促孩子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这次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应该在多少时间内完成。如果孩子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就应该让他休息,或者让他做些别的事,千万不要再重新给孩子布置作业。因为那样,孩子就会觉得父母说话不算话,就不会再信任父母,以后再给他任务,他就不听了,甚至会故意拖延时间,或者心不在焉地学习。到那时,再想让他集中注意力来学习就很难了。
除了以上介绍的一般方法外,我们还可以在练习中,在活动中,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在练习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是比较简单而又适用的。比如:听力测试、视觉注意练习,还有一些观察活动、实验活动、猜谜活动、比赛背绕口令等等。在游戏中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更是数不胜数。比如:听命令,快速反应做动作;比如:鹦鹉学舌游戏。这些游戏不仅能训练孩子的注意力,还能训练孩子的语言感受能力,增加孩子的知识积累。
4、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逻辑推理能力。
入学前的孩子正处于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种点花草,养点小动物,带孩子看看大千世界,帮孩子订购低幼读物,每天读个故事,多提问,让孩子多思考,教孩子复述,让孩子续编故事;带孩子做些小试验,进行一些小制作等。只要家长肯动脑筋,每天抽点时间陪陪孩子,孩子的能力一定能在日积月累中得到提高。
五、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就是通过体验和训练让感知一定的单位时间可以做多少事情,初步了解时间的概念,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从而防微杜渐,克服拖拖拉拉的坏毛病。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就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有的孩子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做作业粗心大意,马马虎虎;有的孩子干什么都漫不经心,总是丢三落四;有的孩子总是不听老师指令,老师要求看黑板,他在翻书,老师叫提笔写字,他却看着黑板发呆;还有些孩子入学后仍然保留学前孩子的特点,对学习抱着游戏的态度,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学,甚至无视课堂纪律开小差、打闹,在书本上乱涂乱画,这些都说明孩子还没有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没有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