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区玩出新花样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3月27日 10:14:31

  案例描述:

  今天的区域活动,我重点是指导“美工区”中装饰光盘。一开始,有三个孩子围着我一起作画,当我一转身,发现坤坤对“拧螺丝”产生了兴趣。他一个人坐在垫子上,聚精会神地将“拧螺丝”中的两个长条上下叠在一起,用螺帽和螺丝固定好,他称它为“陀螺”,随之他又拿出两根短的又把它搭成“陀螺”,然后将两个“陀螺”放在地板上进行旋转,我见他一个人拿两个玩,我就跟他说:“借一个张老师玩玩!”他把大的陀螺送给我玩,他还提议我们两个一起进行比赛,看谁的陀螺转得快。可是很不幸,我的陀螺转了一小会就停了。他的陀螺可转了好长时间。我故意装作很失落的样子,不停地嘀咕:“为什么我的陀螺是坤坤的转得快?”边上的孩子见我们玩得那么起劲,也搭起了“陀螺”,我们开展了一次”陀螺赛“,在比赛时我引导孩子们观察:“你觉得陀螺应该怎么转才转得快?陀螺转得速度与地面有什么关系?陀螺的两个机翼是长点的转得快还是短的转的快?”孩子经我这一问,观察的更仔细了,玩得也更欢了。

  反思:

  孩子们经过自己亲手制作---自己游戏---观察同伴游戏---比较游戏,将我抛出的问题一一解答了,我想在教学中应真正做一个有心人。

  1、孩子在玩时,我们应该懂得“欣赏”。在欣赏中会发现很多教育契机,跟孩子一起游戏,我们带着欣赏的眼光,你会发现很多孩子的点子。如:案例中,我没有打断坤坤在地板上玩陀螺,最后我们还解决了很多关于陀螺的问题。孩子们不但玩得尽兴,而且还学到了一定的本领。

  2、尊重孩子“生成”的游戏。在活动中,及时了解孩子。在案例中原本的活动是一个手眼协调的“拧螺丝”活动,结果却是一场“陀螺赛”。虽然活动内容与活动目标发生了冲突,但这是孩子自发的一个活动,孩子的兴趣很浓,因此我支持孩子的生成活动,让孩子生成的活动开花结果。

  3、以同伴的身份参加游戏。活动中,由于教师的及时加入,孩子在玩时兴趣更浓了。而且我让孩子带着问题参加游戏,孩子在玩时,在观察时、在和别人的陀螺进行比较时,才会发现很多问题,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效果。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