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案例描述:
“老师,我不会,你帮我。”这样类似的话常常能从小铭的口中听到,特别是刚开学这段时间,还是很冷的,小朋友也增添了许多衣物。一条裤子、两条裤子,三条裤子。一件衣服、两件衣服,三件衣服,四件衣服。这些都使小铭犯了愁,每次小朋友去解小便时,小铭总会跑过来,向我们提出要求:“老师,我不会解,你帮我。”一开始,我很有耐心的帮助小铭去解小便,并告诉小铭:“第一次,老师帮你解,你要学会了,下次要自己解小便哦。”小铭很乖巧地回答:“好!”但是,这样的事情还是不止一次的发生啦。我不得不狠下心来,告诉小铭:“你自己可以去解的,别的小朋友都是自己解的,你也可以的。”但是,小铭还是不停的说着:“我不会,你帮我,我不会,你帮我!”
二、案例分析:
小铭在我们班年龄偏小,比较懂事的一位孩子,知识面广,能说会道。这些都离不开他*的用心教育。从家访中我了解到妈妈对于小铭学习从来都不松懈,身为一位全职妈妈,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妈妈投入了很多,但是自理能力、动手能力上,小铭却是薄弱的。
我将这一现象反应给了小铭妈妈,妈妈也同样发现了,近期在家里时,小铭也有这一现象。通过交流,妈妈也很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共同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1. 妈妈对孩子教育的不均衡。
妈妈平时多注重孩子学习方面、知识方面的培养,忽略了孩子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2. 近期,孩子和奶奶住在一起,奶奶的教育过于偏爱,将本应是曦铭自己所能完成的事情,包办了,逐渐使孩子形成了一种惰性。
3. “老师,我不会,你帮我。”已经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老师发现问题存在不够及时。
4. 孩子自身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也可以做到。
三、解决措施:
既然,我们发现了问题的存在,就应该想到办法去解决,我们及时与家长沟通,争取家园一致,共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习惯。
1. 妈妈平时安排教育时要均衡,不偏向知识的学习,是孩子全面发展。
2. 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懂得适时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其实,孩子的能力是惊人的,他们的惊人之举往往会被我们成人的不敢放手时收到约束,我们不妨适时做一位“懒妈妈”这样,孩子才会发挥他们的能力,逐渐成为一位“勤快的孩子”动手能力和自己能力会得到提高。
3. 教师要做一位有心的老师,随时关注每一位孩子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
4. 鼓励孩子、表扬孩子。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有能力的。在孩子小有成就是要给于肯定和表扬。让孩子慢慢自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