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提出
1、《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游戏材料应强调多功能和可变性,我园根据农村幼儿园游戏资料缺乏现状。因着传统游戏所利用的材料就地可取,一块小木板、几粒小石子、一根粗绳子等,就能变换出各式各样的玩法。内容简单易学,种类丰富多彩,趣味无穷无尽,又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有利于农村幼儿园所顺利时实施各项活实施的优势。大力推广传统游戏 , 在推广传统游戏的过程中,发现传统游戏多是群体游戏,需要孩子合作完成,但现在大多数孩子在家里玩具多、游戏伙伴缺少合作的机会与对象,在园内虽有玩伴却只是相互模仿,在游戏过程中经常发生矛盾,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幼儿应“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合作即是社会交往中必备技巧、也是现代社会人才的重要内容,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十分重要。
2、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大多只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完成任务或竞争的意识,而合作意识则较少,因此在进行传统游戏中孩子完全不会合作,致使游戏不能很好开展。
为此提出:“在传统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从而培养幼儿具备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二、课题的界定
传统游戏,有别于现代网络游戏的,中国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如:编花篮、老鹰捉小鸡、抬轿………等等。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幼儿为实现目标,而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与协调(包过语言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三、研究目的
1.研究传统游戏在培养幼儿各项能力中的作用。
2.探索传统游戏培养孩子合作意识的方法途径,持续幼儿参与传统游戏的兴趣。
3.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理论基础
1.研究在传统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是丰富农村幼儿园游戏课程的需要。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资源,但它不是唯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因地制宜,贴近本园实际,发掘与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游戏资源。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教育的了解与满意度。
2.“儿童以游戏为生活,儿童好游戏是天然倾向。”幼儿在游戏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将全部精力拿出来,因此,游戏可以锻炼幼儿身体,是发展幼儿道德的利器。
五.研究目标
1.对传统游戏进行收集、整合、拓展、并汇编成游戏集。
2.构建幼儿园各年龄班适宜的传统游戏活动课程内容,编制大中小班传统游戏教育系列课程活动方案,探索课时安排。
3.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切实改变教学观念,达到传承性教育想创新性教育的转变的目的。
六.研究方法
1.了解合作意识在其他游戏课程中的具体表现,具体如何培养。
2.探索传统游戏培养孩子合作意识的切入点。寻求传统游戏与合作意识之间的关系。
3.通过观察、分析传统游戏中如何培养合作意识,使传统游戏活动得以持续和深入。
七.研究方法、手段
1.综合行为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在研究中主要实施的方法有:对比法、体验法。
2.学习相关理论,收集有关课题研究信息资料,确立课题研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