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表演来自精心的准备。我们应该相信学生中人才济济,他们运用各种方式把小说或戏剧的情节以及人物活生生地展现在舞台上,浸透在每一位观众的心中。让他们在了解情节的基础上,感悟着人物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别里科夫,祥林嫂、葛朗台、孔明、周朴园、陈奂生、罗密欧、玛蒂尔德、王利发,吴太太等等,每一位人物的表演都让我们刻骨铭心。这五彩缤纷的快乐世界就是我们的学生给我们带来的。看到这些,您还能忽略学生的存在吗?我们教师应该给学生这样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
二、音乐艺术的运用:
音乐是什么?有人说它是山涧的一泓清泉;有人说它是大地上的一声惊雷。而我要说它是语文课堂中一股新鲜的血液。它洗涤了学生的课堂睡眠,扫荡了学生那茫然的神情。带给课堂的是默契或兴奋!
现在大部分学生对歌都情有独钟,因此,我们可以充分把学生的这种才能发挥出来,而且可以让其往深的发展。
1、谱曲: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亦是元杂剧的扛鼎之作。怎样才能使学生对本文的内容了解,熟悉并记住呢?在介绍作者及大体情节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每人在本文选一两段文字谱曲(自己谱曲或借用别人的)。并能唱出来,上课时来一个拉歌比赛。同学们热情都很高,还问长问短,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我把那节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让男女生对唱。要求歌词只能是课文中的,不能更改。男女生可共用一段,即男生如唱了某一段,但女生针对这一段还有更好的曲子,不妨再唱一遍,比比高低,看谁唱得好,曲子配得妙,感情把握得准!经过这一部分学生就基本上把握了整个课文的感情基调,了解了窦娥的情感变化。
第二部分:选男女和唱得好的,把精彩的曲词当堂教给大家。整个课堂就充满了一片歌声。大家快快乐乐地记住了“歌词”(课文),快快乐乐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何乐而不为呢?幼41家41儿童
第三部分:分析精彩曲词。【滚绣球】是本文非常重要的一段曲词。我让学生给它配上不同的曲子,不断地去演唱它,体会它,在老师的引导下又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它,最终把它完全弄清消化为止!
2、配乐:
在教《长亭送别》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阳关三叠》,营造一种离别的氛围,当感伤的情绪感染了每一位学生时,我们可让学生齐背柳永的《雨霖铃》感受离别的难舍难分!这样,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品读《长亭送别》这篇文章,困难指数就会降低,有时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语文课堂就是人的课堂,就是情感的交流所。不能平平淡淡,死气沉沉的度过,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还给他们,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规律。
当然,凡事总有个度。无论是表演还是音乐艺术都要适可而止,不可为了投其所好而刻意为之。恰到好处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快乐掌握知识才是我们的根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