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创造教育的模式的理解和运用
创造教育模式
谈话讨论 → 联想创作
主动知识学习、概括、巩固、 知识运用创新
谈话讨论是儿童学习知识、概括知识和巩固已学知识的过程;联想创作是儿童运用知识进行创新设计的过程。前一过程是后一过程的知识准备,后一过程是前一过程的运用和补充。二者可以换位,即儿童在创作活动中体会概括已学过的知识。
因此模式运用应灵活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1、谈话讨论的内容是由教育目标决定的。
2、谈话与创作的时机由教学的特点决定,可先可后,可以次序交叉进行。
3、创造教育内容就是我们教育计划内容、主题活动内容。
4、把握创造教育的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不要受脑筋急转弯的干扰。
5、教学活动中,多用群体发散,不能成为少数儿童的表演。提倡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不能为发散而发散,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脱节。
研究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教育内容正确性、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2、适宜性原则(最近发展区原则)符合儿童身心发展水平。
3、统一性原则:活动设计与知识目标的统一。
4、趣味性原则:(情境性、娱乐性)。让儿童身临其境,保持极高的活动兴趣。
5、主动性原则:儿童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
6、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活动后引起儿童的兴趣,沿深到活动区、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