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不足与展望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附在一定的活动中,而游戏就是这样一种适宜幼儿交往的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要让幼儿同伴间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还有过程。这个过程要延展到一日活动的各个领域,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光凭说教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我们做个有心人,为孩子创设各种交往环境与机会,进行悉心指导,使孩子获得积极的交往的体验,在人际交往中逐渐地学会待人处事,并从中体验到人际交往的乐趣,以便逐步提高孩子同伴交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2002.4 江苏教育出版社
[2] 袁爱玲何秀英著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291-297页
[3]主编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4]R.E.Slavaing著,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第18-21页
[5] 洪秀敏,《幼儿社会性交往的生态学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4期 第31页
[6] 刁培萼吴也显等著《智慧型教师素质探新》[M] 2005.5 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115页
[7] 刘炎编著《幼儿园教育概论[M]》1999.8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第57页
[8]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编:《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9页
[9]华爱华著:《学前教育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53-172页
[10]裴锑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年6月 第305页
[11] 张博著《现代幼儿教育观念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