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音乐教育影响着幼儿身心健康。
幼儿时期身体发展正是由大肌肉活动逐步到小肌肉的细腻活动。幼儿通过学习打击乐器可以放松地、自由地运用大肌肉,促进小肌肉的发展。他们在打击过程中满足了活泼好动的天性,同时在悦耳和谐声音中享受着乐器带来的快乐,这使他们感到身心轻松愉快,消除了身体疲劳与紧张感。
当然音乐教育的影响不止是以上这些。它还可以影响幼儿智力的发展,注意力的提高,促进幼儿学会自我控制,它还可以满足幼儿成就感。音乐教育的作用很多其中对于幼儿以后影响比较大的可能就是音乐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克服自我中心,养成合群的行为,这一点上群体舞蹈或者合唱很能证明这一点。
四、幼儿教育中实行音乐教育的对策探讨音乐教育还能够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通过音乐幼儿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情感,同时音乐教育还能够使幼儿充分体验到快乐之情帮助幼儿克服恐惧的情绪。音乐教育的作用很多其中对于幼儿以后影响比较大的可能就是音乐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克服自我中心,养成合群的行为,这一点上群体舞蹈或者合唱很能证明这一点。
认识了音乐教育在幼儿全面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我们再在工作中就会做到有的放矢。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认真地选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学中发挥幼儿主动性,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且不可整齐划一。
2、积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的指导。
3、注重幼儿的探索发展。
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与忍耐性较差,他们不能长时间在看不到进步的情境中探索。因此,应有目的创设有利于幼儿探索发现和积极操作的环境,以激发其探究内驱力。同时有时的动手操作,用脑思考,表现出专注的学习态度,幼儿的独立性、自控能力和责任感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也得到了培养。
4、强调活动中的交往合作。
许多音乐活动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如合唱、集体舞、小乐队、游戏等。因此,我们应把个体创造和群体的合作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既要尊重个体发展,又要注重群体的交往合作。
5、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引导幼儿去表现美、创造美。因为音乐活动包括感受、想象、理解、创造等思维阶段,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及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五、总结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幼儿主要是靠感官来接世界, 幼儿小的时候起就注意人的声音和物体的响声,因为他(她)们的听觉比视觉要发达,接受音乐方面的教育并不是为了幼儿们在将来某个时期也许要使用音乐做准备,而是使他(她)们慢慢学会体验音乐的美,通过音乐教育使他各方面达到发展,譬如智力,认知,感觉,人格,心理等等。使他(她)获得一颗美好的心。这也就是早期音乐教育最独特的优势。也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学前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曲俊霞 幼儿早期音乐教育之思考 经济师[3]邓倩 浅谈幼儿早期音乐教育.艺术教育[4]吕静 曹子芳 儿童发展心理学 吉林教育出版社[5]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