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在游戏中由于有些幼儿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需要,也就不能吸引同伴的合作,说出来的话让同组的小朋友听不明白。所以同组的小朋友不怎么主动跟其说话。这是由于有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没能掌握合作用语的特点决定的。在之前,作为我们教师要教幼儿掌握合作用语,学习合作用语是一种重要的合作方法。例如:我在平时教幼儿在游戏中经常运用一些邀请语“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请你参加我们的游戏,好吗?”“请问你愿意和我合作吗?”“还需要什么?”“能借我一下吗?”以及如何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观点“我觉得可以用……方法来玩”;如何向别人道谢和道歉“对不起,是我不对,请你原谅。”如何向别人提出请求“请问去超市怎么走”等等。
另外我还发现有的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矛盾时会和同伴吵起来。这是由于这些幼儿没有掌握合作方法,遇到矛盾时没有想办法协商解决的特点决定的。在游戏中有的幼儿遇到困难时不知怎么解决,而是一个人坐在那里不说话;有的幼儿看到同伴遇到困难不能主动帮助。这是由于这些幼儿在与人交往时处于被动状态的特点决定的。针对幼儿在游戏中发生争吵,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幼儿掌握一些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例如:有一次在银行取钱的时候当时由于钱不够了,两个幼儿发生了争吵,这个时候我提出来:能否你们商量一下每人少取一点这样每个人都能取到一点然后明天再来取。并告诉他们同伴之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尝试让幼儿进行协商、讨论游戏规则,让幼儿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围绕主题分工、合作、协商分配角色后再开展游戏。也可以定规则,当合作中意见无法统一时,要教幼儿采取少数服从多数、或是猜拳等方法解决。让幼儿明白自己生活在集体中,要考虑到他人的想法,体会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在点滴的积累中,学会与同伴合作。
总之,幼儿游戏过程是一个犹如“打乒乓球”的师幼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发挥“双主体”作用。即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活动目标的主人,主动学习的主人,活动环境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扶持者、提供者、咨询者、指导者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幼儿角色游戏活动,这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研究。教师应做一名有心人,细心观察、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愿望,用幼儿的眼光来看世界,创造有利条件来满足幼儿游戏的实际需要,从而提高游戏的水平,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