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应当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如果说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是幼儿开展阅读活动的前提,那么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则是幼儿开展阅读活动的重要保障。教师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场所,将阅读材料放置在孩子随手可即的地方,让孩子能够对图书进行阅读、探索和提问。这样不仅引导幼儿充分感受书面语言,而且使他们能够潜移默化的接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
相对于早期阅读的"硬件"物质环境来说,"软件"精神环境也同等重要。
1、提供优美的语言环境。正确的发音,规范的语法,清晰的语言,以此构筑一个优美的语言环境,给幼儿一种舒适感和美的享受。在这个环境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应该为孩子树立语言的典范。
2、多给幼儿鼓励和赞赏。鼓励和赞赏是幼儿做任何事情的"良药",是他们语言发展的催化剂。每个幼儿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它能给幼儿带来自信,能激发幼儿更高的积极性。教师要抓住幼儿的这一心理,及时地对幼儿进行鼓励和表扬。在阅读活动中同样如此。即使孩子出现错误了,教师也不要急于纠正错误,而应给予鼓励和赞赏,再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语言规则。教师可以口头表扬、幼儿鼓掌或是发放一些小红花、小奖品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这样,孩子的学习会处于积极的状态,对学习语言充满兴趣,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帮助幼儿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幼儿看书时,大多不会按顺序翻阅,有的孩子翻到哪里就看到哪里。这时候教师就应引导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告诉幼儿有书名的一面是封面,看书时应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地按顺序向后翻阅,按照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看书。在看书的过程中,幼儿亲自感受到图书是一页一页组成的,图画故事要一幅接一幅有序地去看。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幼儿观察每幅画面上人物和动物现象,感受他们相互之间的心理活动过程,帮助幼儿理解前后画面之间的关联。
4、在阅读活动中保护幼儿的想象力。同样的图书,不同的人在理解上往往出现许多细节上的差异。因此,在幼儿阅读图书时,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只要有道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鼓励,不追求整齐统一的讲述。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使幼儿由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
(三)、创造温馨的家庭阅读环境
家庭环境在早期阅读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
亲子共读是儿童早期阅读在家庭中开展的常见形式。积极有效的亲子共读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成为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有益补充。家长应重视亲子共读活动,每天抽出一定量的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各种有趣的读物,可以采取朗读、复述、讲述、谈话、讨论、问答、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阅读。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不但可以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还能有效增进亲子情感,对儿童认知及情绪的健康发展十分有效。
总之,早期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的重要过程,对幼儿的一生都将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接触面更广,知识积累更多,接受能力更强,这就为幼儿早期阅读创造了条件。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解放思想,勇于实践,激发孩子学习的动机和养成阅读的兴趣,积极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教授幼儿所需要的阅读技巧,为他们学习书面语言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