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幼儿探索活动的行为观察研究(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2月04日 09:27:22

  由此可见,这些活动的实验结果都是立竿见影的,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持良好的情绪,为幼儿参与下次的科学探索活动奠定了积极的情绪基础,保持科学探索活动兴趣的延续。

  二、在一日生活中进行科学活动的渗透。

  在一日活动中以多形式开展各种科学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参与学科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从中发现科学现象,形成科学认知,锻炼各种探索的实践能力。活动不同环节,要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将科学活动兴趣的培养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1、来园活动环节的自由观察探索来园活动采取室内户外相结合的形式,让幼儿既接触室内包括科学角、自然角在内的各活动角内投放的各种材料,一般会选择一些常见且易于管理的花卉、还可以饲养一些小金鱼、小乌龟等,让幼儿经常地亲近自然,认识自然,让幼儿在观察中不断发现新情况,增长新知识。户外活动环节更是让幼儿自由选择户外活动区玩耍。

  2、灵活而巧妙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集中教育活动环节是教师指导下幼儿有计划、有目的主动活动的过程。通过手段多样、材料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使幼儿的科学观察、探索、操作、发现、表达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爱科学情感和学科学的兴趣也得到培养。

  三、创设良好的探索活动的环境氛围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活动是幼儿与环境互动的形式,创设良好的探究创造氛围是孩子主动学习和创造的基本前提。因此,营造幼儿动手探索的科学环境氛围,吸引幼儿主动动手参与活动,成为我们科学教育的重要取向。

  1、设置一个有趣的能够引起孩子探究动机的情境引入主题,形成鼓励孩子探究的氛围。

  2、们应围绕目标、内容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让孩子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去探索,发现和学习,从而获得更多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认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一般来说,教师提供的材料还应考虑一物多用,可供孩子自由选择使用的方法,这有利于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支配材料,通过动手做来解决问题如在《旋转的物体》这一科学探索活动来帮助幼儿去发现探索转动、体验转动的乐趣。通过操作孩子们初步获得了有关转的经验。为了进一步让孩子们了解转得经验,引导幼儿用两种不一样的材料使其中的的一样材料转起来。另外,教师为孩子提供的材料要合适、恰当,让孩子易于发现事物的变化,从而获得新经验。

  3、鼓励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进行操作验证,尝试自己动手解决问题,通过实验获得一定的科学概念,并真实地记录实验过程。

  4、记录信息是提供给孩子的实验记录表要一目了然,精心地设让孩子一看就明白,在操作过程中及结束后,孩子要详细地将操作的过程与结果记录在记录本上,特别是小班的实验记录表,更要简单易懂,中班的记录表在难度上可有所提高,记录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数字表格,也可以画成图,打“√”,形式可考虑多样些,富有儿童特点,色彩鲜艳,美观实用。鼓励孩子运用自己的原有经验进行充分的猜想和假设并进行记录。

  5、表达交流让孩子依据实验中观察到的情况得出的结论与同伴进行交流、汇报,并与实验前猜想进行比较,从而形成新的体验,引出新的实验。

  观察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的行为,发现这年龄阶段的幼儿探索无意识,目的性差,易受环境的干扰,且直接兴趣占主导地位,探索行为处于本能状态,游戏成分比较大。教师要有强烈的观察意向和科学的观察态度,要以欣赏、忍耐、研究的态度去观察幼儿,要以一种开放性的心态,充分了解幼儿,会解读幼儿的行为,理解幼儿的行为,从中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情感态度认知水平、个别差异等,以提供适时、适度的指导,是幼儿重新及其探索的兴趣。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是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或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课题,以不同的方法、不同程度的指导幼儿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活动,帮助幼儿主动获得科学经验、建构概念、学习科学的方法,发展智力,培养科学的过程。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