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让幼儿在科学活动中闪烁光彩(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2月04日 12:24:39

  如《旋转的物体》这一科学探索活动来帮助幼儿去发现探索转动、体验转动的乐趣。活动一开始我以猜谜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猜谜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说说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转动的,小朋友纷纷说出了一些转动的东西,这时我没有直接的肯定,并出示我准备的一些材料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让这些东西转起来,小朋友在操作中表现很棒。在活动中我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操作实验孩子们了解用嘴吹,用手转,用手拨,有手推,能使这些东西转起来,通过操作孩子们初步获得了有关转的经验。为了进一步让孩子们了解转得经验,我进行了第二次操作,引导幼儿用两种不一样的材料使其中的的一样材料转起来。小朋友也想出了各种办法,如用筷子顶在毛巾上让毛巾转起来,用筷子在有水的杯子中搅拌让水转起来,用积木穿在绳子上使积木转起来等等。由于我只重操作结果,忽视了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是我以后在工作中注意的地方。在结束活动中我以“迷迷转”的游戏引出了身体的转动。

  本次活动由初步探索物体的旋转—借助材料让物体旋转—以游戏引出身体部位的旋转。总之让幼儿在观察、操作、交流、游戏的过程中,发现旋转的原理。

  四、以“教学做合一”为指导,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陶行知主张教学方法一定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到以“学”为中心,让孩子学会学习。陶行知极其重视实践,在具体教学中特别强调“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使他们得到充分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根据皮亚杰的有关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必须通过自身活动去发现、认识客观世界,不断构建、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式”。 因此,我们强调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性原则,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创造条件,支持、引导孩子实际参加探究操作活动。

  1、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能力。

  因为观察是创造思维的前提,只有多观察才能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只有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认识才能上升为理性阶段,进而为创造奠定基础。如中班科学活动“不同衣料的服装”,让幼儿每人带2—3件不同衣料的服装,办一个“服装展览会”,并联系日常生活经验,观察、探索各种衣料,并发现它们的相似处和不同点。观察还能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兴趣。幼儿在观察时,还会发现并提出许多问题,并努力去探求问题的答案。

  2、教师应有良好的诱导幼儿的能力。

  因为合理的诱导幼儿,才能使幼儿对科学创造感兴趣,更多的时候,教师是通过提出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儿童的探索和思考。要让幼儿知道,其实有很多科学活动都是来源于生活。比如:关于种子,儿童在生活中最熟悉的是水果的种子,他们知道水果都有种子。教师则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他们思考:“除了水果里面有中,你还知道什么东西里面有种子呢?草有没有种子?树有没有种子?”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讨论。有的说:“树没有种子,树是从树根长出来的。”于是教师又带领他们去寻找这些植物的种子。他们剥开各种各样的树的果实,终于发现里面都有种子。这是多么惊喜的发现!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给孩子一定的思维空间、一定的自由度,让孩子能自由、互动的思考问题,鼓励他们相互探索、积极讨论,并为孩子的想法提供条件,让他们的想法更有可行性,在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创新思维给予孩子很好的启发,培养了孩子创新精神和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能更好地发挥幼儿的特点,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科学活动中闪烁出自己的光彩!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