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幼儿音乐教育现状和如何开展幼儿音乐教育活动(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2月04日 22:48:24

  2、设计趣味化。对每一个音乐教育活动都要根据教材对结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使之情节化、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这样就能使幼儿从一个陌生的主题走向一个熟悉的、感知的、进程性的意境。在这个意境中不仅让孩子感受音乐,而且让孩子表现对音乐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使音乐活动顺利有序的进行。通过老师的精心安排,使幼儿感到音乐活动的趣味性。比如教孩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时,我自己充当孩子们的妈妈,让孩子们充当歌曲里的那个孩子,在唱歌的过程中我用双臂去和孩子们拥抱……把亲情和故事的情节化为一体,把这首歌曲设计成一个动人的故事。而且根据故事的气氛引导孩子的表情,从而把教材设计得趣味化、条理化、结构化。

  3、教法趣味化。"好奇"是幼儿的心里特征。"形象"是幼儿的思维方式。幼儿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与此同时他们也善于用"形象"的思维去对"好奇"的事物加以思考、想像、揣摩。利用这两个特征抓住幼儿的心理把音乐题材的内容变得"好奇和形象",充满艺术色彩。我把同样的题材"趣味"化之后变得引人入胜,新奇和形象﹑生动。幼儿便于接受并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我对这个方法体会尤为深刻。比如教孩子们做"猫和老鼠"的音乐游戏。我用相应的乐器作背景,用道具比作猫和老鼠,再结合动画片《猫和老鼠》的内容,让孩子去想老鼠本来怕猫的,为什么猫老是被老鼠弄得晕头转向?让他们去模仿猫和老鼠的动作,用自己的形象来融入到这个游戏中去,利用他们"好奇"的心理把音乐游戏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