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精彩的活动,在分享中描绘快乐的瞬间幼儿园经常组织各种丰富的活动,如:体育节、童话节、读书节……这些节日都根据孩子不同年龄特点安排了各种活动内容等着孩子参加。孩子亲历了活动的过程,体验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不断积累着各种经验,在活动后引导孩子回忆快乐的瞬间,抒发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有一次,学校组织观看“魔术表演”。魔术师神奇的表演,深深吸引了各位孩子。观看后,还没回到教室,孩子在搬椅子回教室的路上,就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起来。由于这个活动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说出来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浓浓的童味。充满童趣的说话,就连我们成人听起来也是饶有兴致。
(二)利用网络,拓展说话空间。
随着家庭电脑的普及,网络也变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童话故事是孩子人人喜欢的一个内容,我引导孩子寻找各种童话故事进行浏览。在搜索过程中我们一起发现童话歌曲、童话FLASH……既有漂亮的画面又有故事听,就像短小的动画片,看起来有趣又过瘾。在孩子看的过程中,我引导他们认真看、认真听,边欣赏边动脑筋。看完,每个人都和好朋友说说故事内容,同时也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大胆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在这里,好与坏,喜欢与讨厌,都能从孩子的嘴里找到痕迹。心灵是自由的,流淌在耳边的也是一首首优美舒展的歌曲,或忧伤,或轻松,或愉悦,或梦想……(三)随事练说: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孩子们之间的大事小事层出不穷,这是孩子们说话内容来源的大仓库。只要老师做个有心人,稍微点拨引导,孩子们就能够针对事情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孩子们自己的感觉自己的看法就会倾巢而出,同时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孩子们说话的能力。
如:有次发现几个孩子在互相扔衣服,把衣服扔在地上,不顾衣服是否弄脏,还在一边哈哈大笑。我发现之后,没有草率批评,而是弯腰捡起了他们的衣服,然后等所有孩子的目光都注视着我,我才边指着衣服边提问:衣服有什么用?一个问题抛出后,孩子们就唧唧喳喳讨论起来。交流时,孩子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说,能使我们漂亮;有的说,穿上衣服身体就会暖和;有的说,只有洗澡才不穿衣服……我肯定了孩子们的观点,并引导孩子们思考:是呀,每个人都要穿衣服,衣服对我们来说多重要啊!可是,老师发现我们班有些小朋友拿衣服扔来扔去玩,你们说说他们这样做,对吗?说说自己的理由。不对的理由很多,比如不卫生,会弄脏;妈妈洗衣服很辛苦;衣服会扔坏,浪费钱;衣服不是玩具,是给我们穿的等等。 “我们平时应该怎样爱护我们的衣服呢?” 有了前面充分的铺垫,孩子们紧紧围绕着“爱护衣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仔细观察着扔衣服的孩子,他们也开始积极参与到小朋友的讨论中并不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如果当时我只是把那些孩子批评一顿,采用命令的口吻禁止他们扔衣服,教育效果会这么让人深刻吗?陶老先生着名的“三块糖”教育常常让我回味无穷。看似平常,却撼人心灵。
(四)随课练说:
各种语言教材中的内容文质兼美,语言生动规范,是孩子们积累语言的好渠道。在平时语言教学中,以教材的有关内容或故事,或诗歌,或散文为主题,适当运用文中的词句说上一段话。不但巩固了新授知识,还锻炼了说话能力,培养了想象、创新等各种能力。
A、 精彩段落 仿说片断:
《收集东收集西》书中活泼的语言,简洁明了,蕴藏着丰富的想象。孩子们一读就喜欢,随着孩子们与这本大图书进行多次的“亲密接触”,熟读吟诵,甚至倒背如流,当我轻轻提出:谁愿意当一回小作家,说说你想收集什么?孩子们小手如林,妙不可言的句子就一股脑儿地涌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