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教育,主要要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四种能力或习惯:
一是自理能力。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穿裤、穿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老师应常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二是自控能力。要求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老师可以设置不同的场景,进行情景教育和锻炼。比如,进入大班第二学期后,环境布置上,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
三是自学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自己看书,自己思考,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完成作业的意识和能力。特别要强调的是,小学的课时时间相对要长,课间和课余时间由学生自己支配。因此,在大班第二学期特别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可以改变作息制度,适当延长课时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并逐步减少睡眠时间;适当增加幼儿自己支配的时间;吃饭这些时事情都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四是卫生习惯。从大班开始,要更加注重教育幼儿搞好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要求他们养成早晚刷牙、自己洗脸、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保持衣服、手脸、书籍、玩具等清洁、整齐。
总之,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第一块基石,是人才系统总工程的开端工程。而幼小衔接,是幼儿教师参与人才培养工程建设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切实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