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让大班幼儿快乐阅读(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2月10日 10:43:04

  1、学习按页码顺序看书。由于大班幼儿已认识1~10的阿拉伯数字,因此,先教他们按页码顺序翻阅图书,使他们掌握看书方法并养成习惯。

  2、学习按从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看书。在看书过程中,幼儿亲自感受到图书是一页一页组成,故事是由一幅画一幅画有序地接下去看,才能知道故事内容。

  3、提高幼儿的理解力。指导幼儿学会观察每幅画面上人物、动物现象,理解前后画面的联系。

  4、帮助幼儿把相关的知识经验与当前的故事阅读联系起来。幼儿先前的知识经验,会影响带他们目前的阅读理解。事实上,幼儿在阅读任务中所用到的先前的知识经验,不仅仅是与主题有关的汉字、单词、概念、知识和言语经验等,教师要时刻有意识的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促进当前的学习和理解。同时创设和利用各种环境,为幼儿提供各种条件,让幼儿将已获得的阅读经验运用于新的情景之中。如春天到了,带幼儿到园外欣赏春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用规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将这些感受用图画故事书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经验迁移的目的。

  六、对于幼儿的回答给予灵活的评价当问题具有很多个可能的答案时,对于幼儿的回答做出适当的反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时候,孩子们口中的答案,并不是教师希望的那个。如在《水果屋里的毛毛虫》这个故事中,我问:“毛毛虫在蛹里面干吗?”幼儿就有可能回答说在躲猫猫,而事实上呢?我觉得呀应该把这个答案当作一个可能的答案来接受,可以说它在躲猫猫,然后鼓励幼儿再想一想,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让他们继续思考,而不是简单的说“是”或“不是”,以及把他们的回答判断为“好”还是“不好”。我们可以把孩子的回答看成是一种信息加以考虑,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调整自己的阅读指导。总之,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回答的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尽量鼓励幼儿进行思考,而不是对他们的回答作出迅速的判断。教师过于果断的判断,会破坏孩子进行思考的动机,或者阻止他们说出那些还处于试探阶段的答案。这样,孩子可能会把时间用于考虑这个回答是不是老师所希望的正确答案而不是去思考所可能的答案。

  陈鹤琴先生说:“孩子们来到人世后,应尽早为他们创造优良的阅读环境,领着他们踏上第一部台阶,使他们认识书籍、爱上书籍,从此步入书籍的海洋中,并且毕生视其为生命的伴侣和导师。”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必须早在幼儿期就进行训练,让幼儿尽快适应语言、文字、图象等构成的第二信号系统环境,提高阅读能力,逐步达到独立阅读的状态,为幼儿入小学学习,获得知识,增长智慧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践中,我认为作为“幼小衔接”重要内容的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必须从启蒙教育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注意循序渐进,只要教师增强训练意识,实事求是,讲究阅读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幼儿的阅读兴趣、方法和习惯便能得到训练,阅读能力便能得到提高。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