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小班教研语言活动《小刺猬理发》有感
陈鹤琴先生认为"所有的课程都要从人的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观摩了我们小班组教研活动苏纯老师的一节语言活动《小刺猬理发》,深切感到材料是教育活动的有利助手,是教育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媒介,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在语言教育活动中亦是如此,操作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就结合《小刺猬理发》谈谈材料的几个方面在语言活动中的作用。
一、适宜的材料对语言活动的影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是否有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是否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是否喜欢他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为了第一时间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主题上来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巧思妙构 的材料就是老师们的首选 。老师在选择和制作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游戏性,即趣味材料是活动的物质支柱,也是幼儿活动的工具。只有了解什么是幼儿喜爱的,才能唤起幼儿的主体意识,使活动成为幼儿"真正喜欢的活动"。活动开始,苏老师拿出了一个从家里带来的蓬头垢面的长发娃娃引出课题,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注意的目光。"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哇!娃娃的头发真长""他真丑!"孩子们迫不及待的他们看到后的想法表达了出来,兴趣完全被调动了起来,很好的将话题引入到本次活动主题。因此材料的选择应当从孩子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促使孩子成了活动的主人,从而使孩子内部潜能和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丰富的材料对活动的影响。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较小,材料的种类丰富就更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保持对材料的"新鲜感"。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引导宝宝们观看了大幅形象的教学图片,请宝宝们仔细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并请幼儿说说自己去理过发吗?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教师拿出了自制的大"剪刀"来朗诵儿歌并在念到"嚓嚓嚓,嚓擦嚓"时加重声音来引起幼儿的注意,让幼儿对这个象声词加深印象,并为幼儿人手准备了一个玩具小剪刀,让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边为"小刺猬"理发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如:儿歌里面是谁去理发了呀?理完头发瞧一瞧,他还是小刺猬吗?那他是谁呀?为什么会这样呢?等等。最后,我对宝宝们的回答进行总结让幼儿知道要勤理发、爱清洁、讲卫生才会变成讲卫生的好宝宝。
三、材料探究性的对活动的影响。
"剪刀除了可以'嚓嚓嚓'为'小刺猬'理发以外,还可以剪什么呢?又不能剪什么" 材料的探究性在这里起到了作用, 真正实现了让材料"活"起来的目的。"可以剪花","可以做手工""不能自己剪头发,要到理发店去剪"……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自由学习,探索,尝试,不仅使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思维也得到了提高。
四、发展性材料对活动的影响。
在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想象不所不在,孩子们的想象永远是成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在学习了整节儿歌以后,我又继续了一个延伸活动,"我想用剪刀……"使的活动得到了延伸,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我想用剪刀设计一件衣服,冬暖夏凉!""我想用剪刀为大家理发,让女孩子漂亮,男孩子帅帅的!"……创造源于想象,因为孩子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而材料在语言活动中起的作用是不言而予的,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切机会,让孩子无拘无束地表达,交流,争论,满足幼儿"说"的愿望,从而为提高全民族语言表达能力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