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家庭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5月08日 09:40:58

  6岁以后,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开始以系统学习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生活了。随着幼儿知识水平的不断增长,生活范围更广,视野更加开阔,对于读物的要求已经由以画面为主转为以故事为主。对故事内容开始不满足于简单的情节,反映范围也扩展到那些他们不曾见过的新鲜事物,古今中外适合幼儿阅读的作品都可以选来给他们讲。优秀的长篇儿童文学作品也可以选来给孩子连续讲述。

  孩子的早期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从他们的年龄和兴趣出发进行阅读材料的选择,才能为孩子所接受。阅读是一项发展性的工作,孩子读得多,他们阅读效率往往就越高。家长除了根据孩子年龄选择阅读材料外,还应从"阅"和"读"方面来指导幼儿早期阅读,帮助幼儿获得早期阅读的技能。"阅"即教给幼儿看书的技能,如:按页码一页一页看;从前往后按顺序看。"读"一是指家长讲读书籍内容,幼儿倾听,使口头语言逐步向书面语言过度,增强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捷性;二是指幼儿在成人的启发下,揣摩故事内容,借助图画讲述故事内容。在此期间,家长可根据幼儿兴趣,点读文字,形成粗浅的文字经验,认识一些常用的字,为小学的识字教育打下基础。

  四、灵活运用阅读方式,提高阅读能力。

  基于幼儿年龄的特点,多种早期阅读方式的灵活并用,能促进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1.幼儿自己阅读。幼儿自己阅读首先是根据自己兴趣进行选择的,他们在阅读中始终处于"我要读"而不是"要我读"的意识中,自主阅读的内动力增强,他们才能读得投入,读有收获。

  2.父母参与幼儿阅读。幼儿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都很少,对文字的认识也很少。如果凭借幼儿自己阅读,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起不到很大的作用,早期阅读也就失去了重要的意义。父母的讲解是幼儿理解内容的关键,通过讲读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开发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而且亲子共读也是父母与幼儿情感交流的有效途径。

  3.与同伴一起阅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是承认无法替代的,幼儿阅读后的感想在与同伴交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他们之间能够"互通有无",享受阅读的喜悦,应鼓励孩子与同伴一起阅读,这对于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同时,在给同年龄小朋友讲述读物的横向水平交往中,他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对语言组织加工,发挥其语言表达的技巧,从中也显示了他们活跃的思维和想象力。

  4.与音像制品同步阅读。电视、电影以其动态的场面、生动的造型、明快的色彩深深牵动每一位孩子的心,而录音磁带也能通过其甜美、抑扬顿挫、富有激情的声音吸引幼儿,如孩子手中有这些音像制品的图画书,他们可以一边倾听一边阅读。这样一来,不仅加深对阅读的兴趣,而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书是人终生的朋友,应当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和有效地培养儿童的早期阅读能力,这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