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流传和发展。它具有形式简单、取材方便、灵活多变、内容广泛、娱乐性与竞争性强等特点,能激发儿童的浓厚兴趣,满足幼儿好说、好动、好模仿、好游戏等心理特点。从幼儿教育的层面来看,具有挖掘的教育价值。
一、开展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民间游戏的规则简单可变,通常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如"拍手"(2人),"人、枪、老虎"(3人),"丢手绢"、"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等则需多人参加。幼儿通过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学会自己解决人际关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对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是尤为重要的。另外,许多民间游戏带有竞争、合作性质。如:"剪刀、石头、布"游戏就是规定了谁做"头儿"如何产生"头儿"玩什么,怎么玩的,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体会到如何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服从和适应集体,调节自己的情绪,克服自身任性等不足,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
二、开展民间游戏有利于增强幼儿体质
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其中体育游戏又占优势,这些游戏富有兴趣性,又都离不开跑、跳动作,既适应了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可以加强幼儿的体能训练,促进幼儿身体健康的发展。例如:"跳绳"就能训练幼儿全身运动,有双脚跳、单脚跳、跑跳、蹲跳等。"贴人"训练幼儿奔跑能力以及躲闪的能力。《羊顶角》训练幼儿单腿跳跃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耐久性。《扯皮条、拉皮条》游戏训练幼儿钻跳能力,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精神等,这些民间体育游戏不仅保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而且也锻炼了幼儿的运动技巧。
三、开展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
民间游戏的内容丰富有趣,涉及面广。有些游戏可促进幼儿的综合感知能力,如"老鹰捉小鸡"游戏:一人扮老鹰,一人扮母鸡,其余幼儿扮小鸡。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不让小鸡被老鹰抓去,必须应付并预见老鹰做出的各种"攻击"动作,而老鹰也要千方百计地达到抓小鸡的目的。这不仅需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而且要求动作敏捷,反应灵活。有些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如:翻花绳,一跟绳子,经过小手绕、钩,拔、翻后,变成了形态各异的物体。有些游戏配有顺口溜、说唱等,如:"一一一,什么一?一是小猫钓大鱼;二二二,什么二?二是小猫梳小辫;三三三,什么三?三是小猫爬雪山;四四四,什么四?四是小猫写大字。。。。。。"这种从一数到九的《数字歌》,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各种能力。
开展民间游戏不仅扩大了幼儿的游戏范围,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内容,而且为幼儿提供了全面发展及自我教育的机会,以达到促进幼儿今后发展的目的。 因此,民间游戏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快乐有趣的教育",对教师来说是一种"轻松有趣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