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创造性的游戏是一种按照幼儿本身的需求和兴趣充分展示自我的游戏。但是,目前在创造性游戏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教师控制多、游戏材料单一、注重热闹的游戏氛围而忽略游戏本身的过程等。自主游戏是幼儿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主动性的活动过程。
关键词:大班幼儿;探究能力;自主性游戏材料;投放策略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期不只是为青年期做准备,它同样拥有其本身的存在价值,儿童不是只为将来活着,还要活好当下,他们应该享受快乐美好的童年生活。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明确规定,儿童有权利休息和闲暇,进行与儿童年龄相符的游戏和娱乐活动,可以自由参加文化和艺术活动,儿童不仅具有发展权、受教育权,还享有游戏的权利。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这说明游戏在幼儿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孩子进入大班学习后,生理和心理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游戏内容和角色,不会再像小班幼儿那样热衷于做游戏,而且家长也觉得游戏会使孩子忽略学习,因此游戏往往以热闹开始,却很快地就结束了。但事实上游戏不只是玩乐,而是要通过做游戏的方式促进幼儿智力和身心的发展。
一、创造性游戏与游戏材料的投放
创造性游戏材料一般都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中,并且游戏材料大多数是由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的。在收集的过程中,教师要挑选一些与幼儿生活很贴近的游戏材料,并且在游戏材料的投放上要注意游戏会给幼儿怎样的智力启发,要对幼儿一点一点地进行渗透,把游戏材料分阶段地进行投放。
如:以买"冰淇淋"为游戏材料,教师可以把游戏材料分为制作冰淇淋、卖冰淇淋和冰淇淋秀的步骤,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并可以让幼儿自主发挥。由于幼儿对冰淇淋很喜爱,因此幼儿会对游戏有着自主性的动力,从而培养了幼儿对游戏的探究能力。
在开展创造性游戏活动时,教师要善于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帮助幼儿有更进一步的对游戏的感知经验,在游戏中注重启发幼儿的感情经验,并通过对游戏材料的有效投放,来提高幼儿对事物的探究能力。如:幼儿喜欢"做医生"的游戏,一直帮助病人治病,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医院是做什么的,幼儿会主动提出可不可以请同伴的医生爸爸来介绍,为此幼儿向医生爸爸提出了十几个问题,了解了不同医生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了解了神经外科医生、神经内科医生、骨科医生等不同的医生岗位,也了解了医生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从而使后来医生游戏的开展更为主动投入,情感体验更加深刻。
通过观察幼儿做游戏,可以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在整合游戏中,幼儿更换角色频繁,喜欢玩新鲜的东西,教师可以评选"最优秀工作人员"来鼓励幼儿有秩序地完成游戏。在游戏中可能出现"脱节"的现象,教师可以协调不同组幼儿间的角色,增强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对于在游戏中所遇到的矛盾和困难,教师应该多以角色的身份去协调,而不是主观地去控制游戏。
二、对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不管在任何游戏活动中,孩子都是主导者。在游戏活动中,由幼儿本身生成的游戏点很多,不同的幼儿所产生的兴奋点也不同,教师要给幼儿做出正确的指导,确定游戏的主题,使游戏成为一个有效的载体来满足不同孩子的发展需求和活动意愿。如吃了麦当劳的孩子想玩"麦当劳"游戏,去蛋糕店买过蛋糕后想玩一个"开蛋糕店"的游戏等。教师通过平时对孩子的了解,从实际出发,引导并鼓励生活经验丰富的幼儿带动其他幼儿进行游戏,制定游戏规则,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对游戏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三、对幼儿经济意识的培养
现在的幼儿都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概念。为此在游戏中也要着重对幼儿进行价值观念的培养,可以采用以下三个步骤:
1.开展关于"银行"的游戏
规定幼儿想要买东西就要去银行取钱,逐渐帮助幼儿理解"钱"的概念和用处。
2.存折的使用
给幼儿一人一个存折,每天在存折上发五元钱,告诉幼儿要用钱的时候要拿着存折去银行取钱,取完五元钱就不能再取了,这样可以鼓励幼儿把剩下的钱存在银行里,使幼儿在游戏中有了存取钱的意识,了解了存取钱的步骤,并养成节约用钱的习惯。
3.实施"按劳分配"
在每次游戏结束的时候,让各个"老板"根据"员工"当天在工作中的表现来发放工资,对工作积极性高的员工可以给予额外的奖金进行鼓励,让幼儿养成劳动光荣的意识。
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育的规律都很适合自主性游戏的开展,在游戏中能够了解到日常生活规律和人际交往的过程。通过幼儿教师对自主性游戏材料的投放和选择,可以让幼儿在幼儿园里体验成年人的生活,从而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幼儿的团结互助精神、竞争意识和自主探究事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