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区域游戏与主题活动游戏的融合(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5月29日 15:53:48

  作为教师,我们惊奇孩子们对车的特征用途及功能表达的是那么完美和贴切。也使我们意识到,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但兴趣带给孩子们的有意观察却是无限的。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了对车的喜爱和认知,幼儿在主题中学习观察、学会比较相同不同的事物,激发了全体幼儿对车的好奇和探究欲望,丰富了相关的知识经验。

  2、区域中的自由环境空间,有利于教师捕捉兴趣点生成新主题。

  秋天慢慢向我们走来了,踏着金秋的落叶,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来到望儿山边,去找寻秋天的踪迹。看着挂满枝头的柿子,满山遍野的山枣树,他们欢呼着、雀跃着。但孩子们对秋天渴望了解什么、他们的兴趣点在哪里,却是教师感到茫然和困惑的。于是,科学区中的"问题墙"诞生了,在这块自由的版面上,孩子们可以任意的去展示自己的发现、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渐渐地"问题墙"上的问题多了"柿子有种子吗?""满山遍野的山枣树是谁种的?""小草上一串串黑色的小豆是种子吗?" ……在老师整理、归纳孩子们的问题时,发现孩子们的好奇都集中在关于种子的问题上。带着孩子们探求的渴望和浓厚的兴趣"秋天的种子"主题产生了。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来到大院内的南山、中心花园、道路旁,寻找、采集种子。开始,孩子们不知小小的种子藏在哪里?正当大家疑惑时,不知谁发现狗尾草穗里一抖,有许多的小粒粒掉下,这一下引发了孩子们采集的方向。幼儿很快在路边的狗尾草、野苋菜、车前草的草穗中发现了小小的种子。一触即发,幼儿又发现了、地雷花、喇叭花、鸡冠花、松树果……,还找到了豆角,大豆,玉米,丝瓜,山枣,南瓜,荷花,等种子真是丰富极了。孩子们收集种子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共同学习、交流的过程,是他们发现探究的过程,也是获得相关知识经验的过程。

  形状各异、颜色不同的种子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小朋友惊讶的发现我们周围原来有着么多的种子。看,它们有的扁扁的、有的圆圆的、有的黑黑的、有的还带刺呢?孩子们观察着、摆弄着、讨论着,随即问题产生了:这都是谁的种子啊?种子的妈妈长得什么样?孩子们的答案各不相同,带着问题孩子们自发的去寻找各种资料验证自己的猜想。孩子们把自己收集来的植物图片及实物,对应摆在了活动室内,孩子们拿着种子、对着图片、实物去寻找、验证答案,看着孩子们认真、专注的探究精神,自主学习能力的展现,我们也由衷的为孩子们的发展高兴。

  种子的妈妈找到了,可这么多种子混在一起多乱呢?孩子们讨论、交流、协商,尽情表达自己的意愿,按不同的想法进行分组、操作。有按大小分的,有按颜色分的,有按种子特征分的(如蔬菜类、花草类、粮食类)。怎么让大家看到小朋友的分类方法呢?按自己的分法做成表格进行记录……。就在孩子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运用多种感官,积极地观察、操作和实验,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这使孩子学到的是如何去获取知识,学会学习。

  此时,我们意识到创设适宜的环境空间,能为教师捕捉主题活动的兴趣点提供极好的时机。

  3、教师关注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活动及时把握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可以诱发主题的生成。

  随着新年的来临,街道上迎新年的氛围越来越浓了,这时老师发现美工区的孩子们在寻找各种材料做小吊饰、贺卡和礼物。老师抓住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便与幼儿一起讨论怎样过新年?因为教师相信幼儿有自己制定计划的能力。

  孩子们选择以表演节目的形式庆祝新年,老师是导演、小朋友做演员、爸爸妈妈当观众,还要有两个小朋友当主持人。可在孩子们制定计划、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一系列的问题随之产生了:孩子们想邀请家长表演节目,怎么让家长报名呢?庆祝会上应该有什么样的活动?谁来表演、怎样报名?道具由谁来做?主持人由谁来当?在哪儿演出、场地怎样布置?演出时间定在什么时候?怎样邀请客人参加?庆祝会的程序怎么定?……"欢欢喜喜过新年"的主题活动就在孩子们亲身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自己的感受、想法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协商、学会了合作。作为教师不断激发幼儿思考与探究,调动与激励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幼儿在与环境、情景、问题的积极、主动的相互作用中获得主动、有效的学习。总之:环境、区域、主题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切联系、互为补充、互为渗透、互为融合的,都要围绕幼儿的学习特点、兴趣与需要而设计、展开。无论其中的显形教育还是隐形教育,目的都是为幼儿创设适宜发展的环境,促进幼儿、教师共同发展。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