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6月16日 01:53:31

  四、教师应该掌握正确指挥音乐的技能技巧

  指挥在音乐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师只有正确、清楚地作出指挥的各种拍节图式,才能使幼儿迅速理解音乐语言并掌握正确的唱歌方法。拍节图式是教师运用手势、表情、身体动作把音乐节奏演化成的一种直观的音乐语言,借助这种直观的音乐语言,教师把对音乐的要求及演唱的意图传递给幼儿,使其正确演唱,以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因此,教师平时应对各种指挥的拍子图式准确掌握,正确演示,这是一个幼儿教师准确进行音乐教学的重要基本功。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在集体教学中教师要用一定的指挥方式把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出来,以感染幼儿,使幼儿的演唱达到最佳水平。因此教师的指挥动作不仅应该准确无误,还应该美观大方。也就是说,教师指挥的每一个动作和手势都应符合美学的要求,都应有音乐的旋律感觉。在指挥过程中,教师应依据歌曲的思想感情、风格,音乐的旋律、速度,音乐节奏的力度及对乐器的轻、重要求等不同内容将指挥拍子图式以线条化的、音乐化的形体语言演示出来,使幼儿群体能以整齐、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悦耳动听的歌词,演唱出歌曲中的美好思想情感。

  因此教师指挥的手势要服从于歌曲旋律的抑扬顿挫所表示的感情变化,用以启发幼儿正确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及音乐意境,使演唱效果达到最佳程度。另外在指挥过程中,还要把起拍、呼吸拍和结束拍用指挥手势准确表达出来,使全曲的开始和乐句中的换气及乐段的结束整齐划一。在指挥过程中,教师的表情和眼神也是指挥的重要语言,指挥的手势是传达教师内心语言的工具,而教师的表情和眼神则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象一座无形的桥梁在教师和幼儿之间架起了一条感情的纽带。"眼神是灵魂的窗户",透过教师的眼神,可以使幼儿感到教师的喜、怒、哀、乐之情,从而激发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演唱,使音乐学习的最佳效果得以产生。

  综上,幼儿园必须对教师的音乐素质进行全面训练,才能使其掌握音乐教育的艺术精髓,才能使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从幼儿教师应掌握何种最基本程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做了阐述,以及从构成音乐多种要素的角度出发,关注到幼儿教师应如何表现音乐、通过何种方式表达音乐才能更好的与幼儿原有的音乐经验相适应。并以上述两种构成要素融会贯通为根本立足点,为幼儿教师在其个人的音乐素养上要求勾画了一幅最基本的愿景。

  一、具备浅显广泛的音乐知识。幼儿教师所需掌握的音乐知识涉及基础乐理、中外音乐史、歌曲创编三方面的知识。体现出要求教师从基本认识基本的音乐语汇的乐理开始,到了解本民族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及其作品。最后,还能融会贯通各种知识理论知识,进行创编幼儿歌曲歌词和身体动作的能力。

  二、具备形象生动的身体律动能力。几乎在每个音乐活动的活动目的或过程中,都要求教师能在自身具备良好的肢体律动的基础上,运动身体,展现动作成为了引导幼儿学习歌词、节奏和感知音乐形象的有效手段,幼儿教师所具备的音乐素养这一大特色,是区别于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素养构成要素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三、具备善于表现基本音乐构成元素的能力。教材中选用的音乐作品都是短小愉悦,大都代表着具体、生动、活泼的音乐形象。因而,教师需要从这些短小但不失在音乐构成的要素中作品中,从一个更微观的视角来所创作的或适宜于在幼儿园中所选用的音乐作品的表达方式,充实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