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白象幼儿园全体幼儿。
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专著、书籍、报刊上的有关理论文章和经验总结等,使课题研究有充分的理论支持,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2)行动研究法:教师针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或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与计划,用以指导教育活动,并根据我园实际,总体设计,分阶段进行总结活动效果;预设特色体育亲子活动方案;探索幼儿园主题环境、走廊环境体育活动环境创设的方法,设计并开展组内研究课、观摩活动。
(3)观察研究法:在自由活动、集体活动中,有目有、有计划地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分析,跟踪记录幼儿在各实验阶段的发展事实(动作、言语、性格、感知等)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幼儿动作、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4)个案研究法:建立个案研究制度,并进行追踪记录。
七、研究原则
1.尊重幼儿的原则:师要尊重幼儿的合理意愿与要求,尊重幼儿在活动中所做的努力和成果,不随意否定幼儿的行为,积极为幼儿创设能力表现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2.主体性原则:只有当儿童作为活动的主体,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其能力才能得以更好的发展。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要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把儿童置于活动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园内可行的活动场所、各种自制的体育器械,让幼儿大胆尝试,动脑动手、主动发展。
3.因材施教原则: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创设自主活动的条件,并针对幼儿的发展情况设计可行的教育活动,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4.实践性原则:课题组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户外活动场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并在实践中总结、提升,使之具有科学性、
八、研究步骤
研究时间:2012.2--2013.7
(一)准备阶段(2012年1月--2012年2月)
1.组建课题组。课题组长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课题研究的水平与质量,在着手开展研究前,我园采取竟聘上岗的办法,让有能力、有奉献精神的老师脱颖而出,走上组长岗位;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能力申报相关的课题组,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的个人发展。
2.组织教师查阅文献,认真学习有关理论,提高对研究方案的认识和相关知识的积累以及体育特色环境的创设。
(二)实施阶段(2012年2月--2013年7月)
1.对教师、家长做上述调查与分析。
2.按照研究方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边研究边思考,边实践边反思,并不断调整研究方案。
3.逐步积累过程性资料,总结幼儿园特色体育活动的方法。
(三)总结阶段(2013年6月--2013年7月)
1.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与成果。将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系统化整理,分析相关资料;汇编《幼儿园特色体育文化活动》成果集;召开家长会,以晨间体育活动、体育教学活动课、每周一日体育活动的形式汇报展示所取得的成果。
2.汇总材料,分析、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九、预期研究成果与分工
十、课题的组织机构和保障措施
1.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人员结构和相关研究成果
幼儿园园长担任课题总负责人,我园课题组成员均为我园骨干教师,幼儿园全体教师参与研究,教师平时工作认真,善于总结经验,使课题研究具有有效的组织保障。并定期邀请资深专家来园指导,因此为课题的可持续性深入研究提供了保障。
有优秀的研究队伍和良好的物质条件,并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硬件和软件的相互协调,使课题的研究得到保障。加上领导的充分重视、教师的积极参与,本课题将在我园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2.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资金保障:幼儿园在课题开展的一年半中,保证所需的各项经费,包括专家指导费、资料、印刷费、研讨会议费等。
参考文献:
「1」谭星. 幼儿园体育[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邹惠敏.幼儿园园本化体育活动实例[M].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3」王淑琴. 郭丽璟..幼儿体育教学活动创新设计[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何成文. 幼儿体育活动创新与实践[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段春梅.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的教与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杜素珍.幼儿园一日体育活动整合手册[M].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