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幼儿的需要为依据制定常规。
常规具有长期性的特点,且大大小小的生活细节都涉及到,因此,我们和幼儿共同商量制定常规。如:阅读要求:"爱护图书"、"请保持安静"、"看完图书请放回书架"、"小眼睛仔细看"、"有顺序地看书"等等。自主活动要求:"请安静活动""不吵闹、影响同伴"。午睡的要求:轻轻地进午睡室,脱鞋子、衣服放整齐,起床轻声交谈、穿衣服、叠被子等。我们的常规要求体现了我们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也突出了要与主题内容、园本活动、节日教育相结合,开展一系列符合幼儿发展的活动,比如结合幼儿园"文明礼仪"的要求,每月根据小树苗评比活动评选文明礼仪宝宝,在班级里形成人人学文明,争做文明人的气氛。老师不用每天跟在孩子后面时时提醒着他们各项常规了。而孩子们有了这些无声的语言帮助后,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秩序也越来越井然有序。
3.以隐性规则为导师贯穿一日活动。
隐性音乐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更是班级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借助幼儿园文化底蕴及一日活动的有序安排,成功的将幼儿园里不同时段的音乐走进班级。听到动感的音乐,孩子们就知道户外活动了,会自觉的排队。听到悦耳的音乐孩子们就知道要上课,就有序的回到座位上。午餐、点心、这一环节,是一日活动各环节中最吵闹、最杂乱的环节,孩子们吃着点心、脱着衣服,就会情不自禁地相互交流,于是,我们班中选择了一些轻音乐,如《小夜曲》《秋日私语》等中外名乐。一方面让孩子们知道吃饭时、脱衣服时要轻轻的安静的。孩子们在享受这些优美中外经典音乐的同时,也感受着的温馨的班级文化,一日生活中,这些优美动听抑或是动感激昂的音乐,就成了孩子们的隐形规则的制定者,指导者,老师指令性的语言少了,孩子们显得更加自主、自律。
三、营造班级积极互动的温馨氛围(一)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1.周周小明星、四自升旗手让幼儿互相评价一周来的表现,并将最后大家最满意的几名幼儿放入班级名人展示栏。在这样的互动氛围中,在班级中产生了共鸣:昨天我还羡慕你,明天我将超过你,从而形成一股你追我赶之势。每周我们都进行民主选举,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进入我是班级小名星展示栏,入选的孩子,当选明星,当选升旗手,在这样的班级文化下,孩子们敢于表现自己,善于表现自己,人人都有种归属感,人人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
2.才艺、故事大擂台每周五起床后,孩子们在"故事大擂台,你来我也来,秀出你风采,自信装满怀"的口号中度过,每个报名说故事,表演才艺的幼儿都各显身手,拿出自己的道具,表演或者讲述着自己准备好的节目、故事,由全班幼儿参与评选,投票,此项活动,让每个孩子都在班级的积极向上氛围中,活跃,快乐起来。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3.集体生日大家一起过幼儿对自己的生日聚会总会有许多期待,而以往过生日大多是给孩子买一个生日蛋糕,在老师的组织下,大家一起唱首生日歌,说一些祝福语。这些年,我们倡导的是朴素生日会,给孩子一个舞台,让孩子来策划自己的生日,鼓励孩子自编、自导、老师和家长充当助手,而在一次次后,相信我们会渐渐放手,打造真正属于他们的聚会。从中让幼儿互相商量,合作进而提升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经验。
4.团队竞赛,增强集体观念奖励和表扬适用于任何孩子,他们期待被认可,那我们也决不吝啬。孩子到了中大班,竞争意识已经有所发展,自我延迟满足发展较完善的特点,我们把分组比赛定为幼儿约束自我行为、学习他人的一种形式。如在我们班的六个小组,制作了六条金鱼,金鱼身上没有鱼鳞,于是,就让每一组的孩子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表现好的,就可以为自己的小组挣得一片鱼鳞,最终,一个月,我们颁发一次奖励(小礼物),最初,孩子们是为了小礼物而好好表现,后来渐渐地懂得了老师的用意,慢慢有了常规意识,自控能力也有很大提高。
5.管理名片,体现自主意识中班下学期,孩子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如区域活动中合作、分享多了;游戏活动中自我主张、自我组织的游戏多了……于是,我们尝试着为孩子建立了两张名片,并有效地引导孩子使用名片,以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早上入园,孩子会在班级门口的小桶里拿出自己的第一张名片,放进自己的盒子里,表示已经来园。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孩子们会在教室里的小桶里拿出自己的第二张名片,放进所要进入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人数限制,名片放满了,就不能再进入,需另选区域。离开的时候还要把名片放回原处。这项制度,使班级区域活动开展地井然有序,还培养了幼儿的"签到"意识。
(二)教师与幼儿的互动1.情感互动新《纲要》也强调,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用亲切的态度、温柔的语言,为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教师以表扬为主,利用孩子的上进心激励他们。创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热情。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而能塑造幼儿良好的人格品质。幼儿无论聪明和愚钝,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只有懂得关爱孩子,才能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保持温暖、亲切的态度,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亲近感,让孩子能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