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说明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以及幼儿园开展游戏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介绍民间游戏的特点,然后从两个方面,论述如何让民间游戏走进幼儿园。首先要大力开发民间游戏资源,其次是有效开展民间游戏活动。旨于希望民间游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幼儿园的游戏现状,给幼儿园带来生机。
[关键词]民间游戏 幼儿园 开发与利用
现代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证明,学前儿童的发展是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又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而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众所周知,游戏对儿童的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既然游戏如此重要,那么幼儿园教师就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积极促进和引导孩子游戏。
在我国,西部幼教事业发展比较缓慢,是基础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这种落后不仅表现在教师的观念、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还表现为幼教机构物质环境的恶劣。它房舍条件较差,活动空间不足,缺乏玩具、操作材料和教学设备等,致使幼儿园无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着眼于园内实际,发挥聪明才智,开发和利用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优势开展民间游戏。民间游戏以其生动有趣,雅俗共赏的形式深深吸引着广大儿童。让民间游戏走进幼儿园,由此改变幼儿园游戏开展的滞后现状,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使孩子也能享受到游戏的乐趣,使其真正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就至关重要了。
一、民间游戏的特点
"民间游戏"没有一个专门的概念,是在研究"民俗"与"游戏"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是乌丙安先生对民间游戏内涵的理解。
他认为:"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称玩耍。"民间游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儿童的需求,深受儿童喜爱。它具有以下特点:
1.民间游戏目标与幼儿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民间游戏走进幼儿园的目标与《纲要》里强调的对幼儿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发展,使幼儿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自身的能力、情感、态度、意志、品质等。这实际上是为幼儿未来的生活打下了基础,使幼儿具备一定的生活能力,形成了良好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品质。
2.民间游戏内容的丰富性
民间游戏大多都有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烙印,表现出了不同的游戏内容。它形式多样,大体可分为三类:体育游戏类(如跳房子、老鹰抓小鸡、滚铁环)、益智游戏类(如走棋子、翻绳、石头剪子布)、语言娱乐类(如拍手、击鼓传花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民间游戏过程的趣味性
民间游戏之可以代代流传,是因为它趣味性十足,迎合了幼儿的身心特点。游戏中的幼儿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自己选择玩伴、游戏内容,准备游戏材料,制定游戏规则,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游戏才能,是幼儿快乐的源泉。
4.民间游戏材料的简单易行性
民间游戏的材料大都来源于生活,来于大自然之中,如小石子、泥巴,可以玩抓石子、做泥娃娃等。有些游戏幼儿只需要随意地将材料加以创造想象就能开展起来。如:玩"过家家"游戏,可以用泥做成美味的餐点等。有些游戏是徒手进行的,如:"捉迷藏",利用幼儿的肢体进行,这是利用现代昂贵的成品玩具所不能替代的。
民间游戏的这些特性说明了游戏内容和资源非常丰富,符合实际的经济情况,不需要花钱买大型的户外玩具和昂贵的室内操作材料,就可以让幼儿活动起来,就可以达到教育幼儿的目的。因此开发和利用民间游戏资源非常必要。
二、幼儿园应大力开发民间游戏
(一)收集与筛选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内容虽然丰富,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师把目光集中在城市幼儿园大量的玩教具设备上,而忽视了民间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这种意识使得民间游戏这颗明珠散落在了尘世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此,我们采取一些措施收集民间游戏资源。首先,幼儿园老师通过家长座谈、访谈一些老人、回忆自己小时候玩的游戏来 收集民间游戏素材,并将收集到的资料笔录下来,进行梳理;然后将梳理好的资料交于民间游戏小组进行交流汇总。但是,由于民间游戏产生于民间生活,它不可避免地烙上了时代局限性的印迹,有的游戏还存在着迷信、危险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对收集到的民间游戏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筛选时,我们首先考虑游戏的安全性、教育性、科学性,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内容健康、思想积极的民间游戏。
(二)改编与创新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有部分游戏本身也有一定的缺陷,如某些游戏材料操作性难度较大,且不易收集;有些游戏情节不合幼儿的特点;有些游戏的玩法比较单一等。所以,我们要对收集的材料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
1.对民间游戏材料的改编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