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材料应具有安全性。所选取的材料应合乎卫生标准和要求,尽量避免尖锐物品,易于消毒清洗,不含毒性,无污染。
三、教师的指导
在幼儿科学教育过程中,我们应相信幼儿的潜力和能力,大胆放手,允许幼儿进行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索活动。但这不等于放任自流,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不作任何的指导,以一个长者、智者、朋友的身份进行指导。
作为长者,当幼儿在探索过程中表达不清时,可以给予及时、直接的指导。例如幼儿在探索感知物体表面的自然特征时,在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后,教师可直接教以“光滑”、“粗糙”等代表物质性质的词汇。在探索水的三态变化时,也可告之“蒸发”、“融化”等关键词。这样做不是机械生硬的语言教学,而是帮助幼儿概括了具体事实,起到概括、抽象的作用,使幼儿的感性经验顺利地向符号化、概念化转化,使外部的感觉经验不断内化为概念,有利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和发展。
作为智者,应尽可能为幼儿提供多种探索活动的机会。诸如种植、饲养、散步、采集等幼儿喜爱的活动,都适合科学的探索,供给幼儿开展探索活动必要的环境、设备和材料,以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进入科学探索活动,这也意味着间接影响到幼儿的探索动机。
作为朋友,应以幼儿的水平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和幼儿一起探索实践,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带动幼儿主动独立地参与活动,成为幼儿活动的伙伴。
在幼儿的探索过程中,无论以何种身份进行指导,教师的提问对指导幼儿的科学活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我们在提问前应深思熟虑,尽量多提开放性的问题,以启发幼儿从多角度去思考,有多种答案。如“怎样使蛋宝宝站起来?”“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这种问题能使幼儿多方面思考、尝试、寻求答案。提出问题后,我们还要善于等待,给予幼儿时间探索和思考。这有利于更多幼儿自愿回答,减少错误,增加幼儿的答案,促进幼儿的思维活动,帮助思维较慢的幼儿。
为了作好指导,教师还必须耐心、细致地观察幼儿的探索活动,了解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探索方法,以及对探索活动的态度,以便更有针对性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