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儿童特点的环保活动我们不仅在课堂上搞好环境教育的渗透,在班会上进行环知识教育,而且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特别是利用环保念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三月份:组织幼儿感受雷锋活动精神;一年一度的"植树节" 带领幼儿每人种植一棵小树苗;在大班开展:"水"的专题活动中,开设了"水为什么变脏了"、"比较污水和自来水"、"小猫搬家"等内容,通过展览、绘画、利用废旧材料等让幼儿进行美工制作以及开展参观、谈话、小木偶表演、小实验、游戏等有趣的活动,使幼儿了解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并懂得要管好垃圾、保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从自身感受中获得环保知识。同时要让幼儿知道,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保护环境,例如组织幼儿帮助保育员阿姨打扫校园卫生,来净化化我们的幼儿园;帮助花工师傅在花圃中翻土、播花耔、种树苗;来绿化我们的幼儿园,通过此活动以唤起幼儿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并将爱护花草树木等列入幼儿行为规范中。实践证明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环保活动是环保教育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四、充分利用社会、家长资源,加强幼儿环保意识1.社会资源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幼儿园、社会三大环境的相互作用。走出去,融入大环境,获得大发展。如:我园幼儿去农村果园的活动,利用农村的天然条件,让幼儿过水沟、爬山坡,走崎岖不平的山路;摘山楂、拔萝卜,吃农家饭等,给了孩子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挑战,全新的活动使幼儿兴奋不已,成功的喜悦与自豪不言而喻。活动后幼儿又通过讲述、绘画、游戏、展览等多种形式,充分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幼儿在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中,兴趣盎然,快乐无限,其身体素质、探究欲望、良好个性获得天然浑成的发展。
幼儿进入社会环境,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对于不良现象,我们引导幼儿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帮助幼儿学习、积累辨别是非的经验,使幼儿能够初步做出积极的应答。如:发现社区的草坪被人们随意践踏时,发现有的游客乱扔垃圾时,我们随时启发小朋友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引导幼儿去想去做,给幼儿机会、给幼儿支持,让幼儿们能够初步将自己爱社会的情感,转化为爱社会的行为,并从中感受到参与社会活动被认可、被肯定、被赞扬的快乐,促进了幼儿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2.家庭资源家庭是幼儿生活中最亲密的环境,家庭的生长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家庭环境的教育作用,家园合力促幼儿良好个性形成。如通过家访、网络联系、园报、家长学校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环境育人的认识上达成共识,促使家长在各自家庭条件的基础上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从小沐浴在良好的家风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就是提供环境,保护环境是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进展,作为教育工作着,我们更应该用美的环境去塑造孩子们美的心灵,为幼儿营造快乐天地,让孩子们用美的心灵再创美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袁爱玲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1月1日。
2.《我们与绿色同行-幼儿园环境教育探索与实践》,李红,王晓玲着,浙江大学出版社。
3.《幼儿园环境艺术》,陈秀容着,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