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不仅要引到幼儿围绕主题进行交流,还要做到尊重孩子的对话,保证孩子对话的机会,引到幼儿自己解决的问题,从而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认真耐心地听幼儿谈话,捕抓幼儿的兴趣点,促进新活动的生成。
幼儿的知识经验来源于生活,他们往往在聊天时带引出一些外界信息,一次我在语言区活动中发现,以水果为主题的相关内容已经深入到家庭中。幼儿拿着认识水果的图书边看边聊,刚开始大家都是讲述自己认识的水果和吃水果的趣事,也许吃水果已经过于平常了,可爱的晶晶突然冒出一句:"我见过我妈妈把柠檬皮放在眼睛上睡觉,好丑哦,好像超人一样。"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力量,一下子把话题热闹起来,晔晔说:"我也见过妈妈把西瓜皮来洗脸,爸爸就没有。"文文接着说:"我们家不吃柠檬,太酸了,我妈妈只是把好多柠檬用绳子绑在一起一串地挂起来,好像灯笼一样。"孩子的谈话恰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一种现象,就是水果的作用与利用。幼儿的生活知识浅显还不懂得归纳总结,看见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我也有意识地加入谈话中,并请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共同探讨水果除了能吃以外,还有其他什么用途,回来后能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知道的事,让幼儿从表面了解提升到另一个层面。结果令大家惊喜,小朋友知道的事可不少,知道水果能解渴、水果有很多维生素对我们身体有益、有些水果能美容、还有的小朋友带来一些与爸爸妈妈共同制作水果创意手工。小小的创意使我们眼前一亮,在小朋友的高度关注下,我与孩子们共同商量,开展一次与水果为主要材料的创意手工制作,也是一次很有意义的亲子活动。同时,我也设计了一个美丽的展示区域把作品投放进去,这样开放式的展示平台真是一次享受的大餐,无论是制作过程还是展示平台都能让幼儿感受美、享受美。
教师合理介入幼儿的活动,可以成为幼儿的活动伙伴,与孩子平等交流和对话,提供生成的建议经验,让幼儿自由参考,通过互动,潜移默化影响幼儿。
我们一定要精心、细心、耐心地营造一个让幼儿得到探索、学习的空间,让孩子在区域中基本形成自我学习、积极讨论、互相帮助、平等对话、学习总结经验等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