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家庭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要经历许多的事情,乐观稳定的情绪和开阔的心胸能够让孩子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能自控、自制。有信心与同伴、与老师友好相处,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且能在活动中与别人主动沟通、诚恳地接受别人。如果你一会儿心情忧郁,情绪一落千丈,一会儿又怒火冲天,使你的朋友对你敬而远之,一会儿又情绪高昂,手舞足蹈,谁还愿意与这样情绪不定的人交往合作?而且情绪不稳定的人,对于自己确立的目标,也常常不能坚持到底,做事容易情绪化,朝三暮四,高兴就做,不高兴就扔在一边,丝毫没有计划和韧性,所以乐观稳定的情绪和开阔的胸怀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必备条件。
(一)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行为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直接的模仿对象。爸爸妈妈之间,是否能够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妈妈在家烧饭做菜时,爸爸会在旁帮着洗菜、拣菜;奶奶买衣服,妈妈则帮着出主意,这在无形中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另外,邻居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如下雨了,邻居会来告诉我们;家里没人,请邻居帮忙照看小动物等。父母应对各种合作行为积极评价和鼓励,这会激发幼儿学习的动机。
(二)在家创造合作的机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同孩子一起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放学回家时,双休日及各种节假日都是和孩子合作的好机会,一起搭积木,看书,拼图,玩玩具,在家一起做些简单的家务,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如在打游戏时,孩子往往都想赢,所以争吵、耍赖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在家父母就有足够的时间让孩子知道如何谦让,如何遵守规则,碰到问题怎样去商量等,这样他到了集体中便会表现的有办法,易于与孩子相处。平时你还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请别的伙伴到家来玩,让他们一起游戏,或者到热闹的公共场合,通过一次次的交往让孩子习得合作的方法。
(三)教给孩子合作的方法 孩子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的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家长给予帮助,指导孩子怎样进行合作。如大家在一起搭积木,就应该让幼儿学会一起商量,分配工作;遇到矛盾时,就应尊重孩子让他也发表自己的看法,把你和他的看法相比较,最后共同确定一个大家都比较满意的方法;有时家里来了亲戚朋友,孩子们争抢玩具时,家长就可以让他们学着用谦让、轮流或一起玩的方法,开始,幼儿可能还会出现争抢,但是你不必着急,他们有一个慢慢适应、逐渐理解的过程,通过具体的合作情景,他们会一点一点学会合作。
(四)凸现合作的积极效果,及时鼓励 成功的体验常常会激励人产生更大的自信,爆发更大的潜能。幼儿之间的合作也会带来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事情完成,增进友谊。这时,巩固、强化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幼儿往往会忽略。作为父母,当你看到你的孩子能与同伴或家长友好的配合玩耍,或协商,或询问,或建议,或给以帮助,或求助时,应注意引导孩子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如你的孩子能较好地和同伴一同合作,你就应鼓励他们"你们配合得真棒!""你们能一起玩,真好!"以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的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特别是比较这次合作的成功与上次不合作或不能很好合作的不成功,更会让幼儿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和必要。如通过前后两次玩拼板的不同结果,你可以问幼儿,上次为什么失败,这次怎么成功的,进一步让幼儿良好的一面得到了强化。
当今社会团队精神是一种优秀品质,如果孩子具有合作能力,也就具备了团队精神,将更有利于他立足于世。一位日本小学校长说:"教育孩子要理解别人,学会与人合作。在现代社会,如果不能与人相互理解和合作,知识再多也没有用。"的确,微软公司能取得辉煌的成绩。不是比尔盖茨一个人的成绩,是全体工程师和测试人员的倾力合作。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没有团结合作,就不会有成功,不会有发展。总之,幼儿合作能力是一种品德培养,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激发幼儿合作兴趣,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指导幼儿掌握合作的技巧,为幼儿良好个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父母孩子》
网络资料
报纸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