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家园合作,扩大棋类活动空间。
一方面,我们通过家校路路通、家长园地等平台积极向家长宣传幼儿棋类游戏与幼儿园教育活动整合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家园联系单、调查问卷等了解幼儿在家开展棋类游戏的情况,并让家长对我们开展幼儿棋类游戏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故事棋为父母和幼儿提供共同参与的游戏活动,不但提高了幼儿玩棋的兴趣、质量,也体现了家园共育的作用。通过宣传,好多家长了解和重视故事棋。他们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尝试自制棋,有的还买了一些其他的游戏棋,引导幼儿认识更多的棋。
三、从投放的材料入手激发幼儿兴趣棋谱的设计。
幼儿的可接受特点是易接受情景性、形象、直观的物体,而排斥单一抽象的内容。在新游戏活动也同样如此。为此,我们就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棋谱。
1、水果形棋谱水果是孩子们熟知而且喜欢的,主要是用水果的形状作为棋谱的形状,将水果连在一起用线连起来,如:桃子棋,苹果棋等,主要是用形象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可以根据路线手口一致的进行活动,主要培养幼儿一次一个水果进行点数,能够有目的地从起点到终点。
2、曲线形棋谱主要是由两条弯曲的线组成一条路线,从起点直到终点的格子之间平分成若干份,以变化的棋形进一步感知故事棋的行棋方法,激发幼儿对下棋的兴趣。
3、螺旋形形棋谱像龙卷风一样的棋谱,给幼儿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通过根据物体数量与格子数量的匹配,进行下棋,激发幼儿的兴趣。如:贪睡的太阳宝宝棋。
4、交叉形棋谱。
主要是两种路径,两种事物在相互的行棋过程中有交叉点,如《两颗花子找新家》棋就是大花子走一个路径,小花子走一个路径,而两者又相互交叉,进一步增加了棋类活动的难度,来进一步增强幼儿对故事棋的兴趣。
(一)巧用骰子。
大家都知道骰子是六个面的,而且都是点子的,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太单纯了不能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为此我们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1.变换骰子骰子是下棋的主要操作工具,受到年龄的限制怎样才能适合小班幼儿的特点呢?必须具有情趣。首先放大骰子,并将每一面上的数点水果的图象、故事中的情节和小动物的形象来代替,以便进一步吸引幼儿的无意注意,提高他们的兴趣。例如;在幼儿刚开始接触骰子的时候在骰子上贴上小狗、小兔、小猫等幼儿所熟悉的小动物,而后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可以先投掷骰子,然后根据骰子所掷到的一面上的动物可以让幼儿学学小动物的声音或动作,有几个小动物就学这个小动物叫几声活跳几下,2.改装棋子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就是喜爱具体形象、生动可爱的物体。立体、形态可爱的棋子必然会吸引幼儿的注意。配合骰子,我们棋子更换成为立体的动物,例如:在《小兔子找太阳》的棋类活动中,就将立体的小兔作为操作的棋子,在棋谱上起始点画上小脚丫,终点画上了一个红红的太阳,开展了小兔找家的活动。再如:《两颗花籽找新家》这副棋,就采用了大花籽和小花籽作为幼儿操作的棋子,在棋谱上根据所掷到的数字向前找到各自的家,幼儿对此是相当感兴趣的。
故事棋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幼儿徜徉在快乐的棋的世界里,我们将继续借助故事棋这一载体,努力探索、不断创新,开发出更多适合幼儿的故事棋,以更多的游戏形式,引领更多的孩子去感受棋的魅力、去体验棋的奥秘、去享受棋文化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