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提前做好家长工作。
新入园的幼儿,哭闹、情绪波动是正常的现象,但对于家长来说却是特殊的情况,很多家长也因此产生很大的焦虑。我们及时赶在开学前夕开展新父母家长会,提醒家长冷静对待幼儿入园出现的各种问题,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积极,轻松的情绪去感染幼儿。向家长告知幼儿园的生活作息、活动内容及教育要求,让家长及时了解、积极配合。
5.生活准备工作做细做足。
新入园的孩子入园后在情绪、饮食、睡眠、行为及身体方面都会出现一些反应。幼儿园和家长应准备足量的纸巾、换洗的衣裤、备用的拖把等物品,以防孩子呕吐尿裤子后及时换洗处理。另外孩子的指甲要剪干净以防幼儿发生冲突,所穿衣物要安全舒适避免安全隐患等。
三、全力以赴,帮助宝宝快乐度过入园关。
1. 亲切接待、安定幼儿情绪。
开学第一天,幼儿正式入园,老师们要热情接待,直呼孩子的名字、亲切的抚摸、开怀拥抱,使幼儿感到温暖和安全。老师要眼勤、嘴勤、手勤,让孩子始终在老师的视线内,健康快乐地游戏。对于哭吵的幼儿老师要像妈妈一样哄抱,给予抚慰和鼓励,对于呕吐、尿床的孩子教师更要耐心细致帮助清洗,给予安慰和关心。让孩子尽快稳定情绪,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的尽快展开。
2.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幼儿。
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教师要抓住幼儿的这种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各种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幼儿。教师可利用活动室里的玩具材料,设计新奇而富有变化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快乐情绪,增强对教师的依恋感。尽可能组织户外活动,新鲜的户外环境、大型的玩具、开阔的活动场所,课使孩子们放松心情,情绪逐渐稳定。音乐游戏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欢快而活泼的音乐感染下,渐渐放松心情,逐渐投入到快乐的活动中。活动中教师要尽量鼓励所有幼儿都来参加集体活动,让幼儿逐渐忘却离别的痛苦,并享受到与同伴玩耍的乐趣,渐渐地会喜欢与幼儿园的小朋友游戏,增强来幼儿园的欲望。
3. 及时与家长交流。
孩子入园后,教师要及时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以及生活、游戏和学习情况,使家长了解和安心,舒缓家长的焦虑情绪,让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如:孩子入园时,老师要主动与家长打招呼,使孩子感觉到老师和家长很熟悉,以促使幼儿放心地与教师交往。离园时,老师用简短的话语向家长介绍幼儿一天在园的情况,需要家长配合的及时介绍通知家长。对幼儿入园后发现的问题,家长要及时反馈给老师,以便老师了解孩子,有的放矢的照顾、教育孩子,做到家园共育。
4.注重常规培养工作。
幼儿入园后,幼儿的座次、位置要安排好。从幼儿入园三、四天后,可个别指导幼儿记忆自己的标记及日常生活中的要求,个别指导更利于幼儿形成好的习惯。对幼儿的常规要求要具体,教师的观察要仔细,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有条不紊的每日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好的常规是帮助孩子尽快适应集体生活的重要前提。
总之,幼儿顺利地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是健康地渡过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转折,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恒心,用我们的爱心去引导每一个孩子、家园携手,我们的孩子会很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参考文献】
《新生入园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王振媛 腾讯网《迎接新生入园》作者:沈一秋、顾锦楣 《江苏教育》1957年第Z2期《浅谈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作者:龚云霞 《现代校长》2006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