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幼儿的错误——《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数学教育》之感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06月25日 09:53:19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建构抽象数学知识时会遇到困难。因此,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不能很好地理解数概念,搞不清序列关系,不能正确区分辨别空间方位等问题。我们班就有那么几位孩子,每次做数学题目的时候总搞不清数数和排列,有一个孩子是老师怎么教他都不会。让我们很是头疼。今天我看到了这篇文章,很受启发。对待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允许孩子用更多的时间自我纠正。"让别人纠正是痛苦的,让自己纠正是快乐的。"因此,在幼儿操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等待,给予幼儿更多操作、探索的机会和时间,使其通过反复的操作和感知去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自我纠正。

  我们进行了一个"接着往下排"的数学活动,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幼儿能发现已有实物的排列规律,并能按照这种排列规律进行继续排列。任课老师在讲解完后让幼儿操作,为他们准备了每人一张大的纸是已经排列好的实物,还有小纸上是该实物的若干图片,让幼儿把小纸上的实物剪下来按照大纸上的排列顺序粘贴上去,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幼儿一拿到纸就开始剪,往往只顾手里剪却忽略了上面的排列顺序,而导致最后粘贴错误。我并没有即使纠正他们的错误,而是让他们自己做,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等到做完了交上来时,有的幼儿会在操作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能即时纠正,但还有个别幼儿会做错,我就问那个做错的幼儿,让他说说他是怎么做的,应该怎么做?然后再引导他往正确的方向去做。

  第二,了解幼儿的思维,给予具体的帮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常常会因没有搞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而出现错误。因此,教师一方面要给幼儿创设多种数学操作活动的环境,积极应对;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错误,分析其错误的思维根源,如此才能对症下药,给幼儿以适当的帮助。

  就如在上述的数学操作活动中,如果我即时去纠正那个做错的幼儿,帮助他做对,那这样对该幼儿是毫无帮助的,只会养成他遇到困难就不肯动脑,只想等别人来帮助的坏习惯。

  由此可见,我们教师要注意善待幼儿的错误,积极有效地去引导他们,而不是没有耐心,全部包办。有时候我们只为一小步的失误就会导致孩子的一生发展,所以孩子的发展和教师有着必然、直接的联系。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