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说的好:“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的好习惯。”而3-4岁的孩子正是人生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将终生受益。因为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我国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的确,习惯贯穿于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孩子的生活卫生习惯好,就有益于身体健康成长;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定能取得好的成绩。总之,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孩子习惯的培养。
现在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几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逐渐使孩子养成了依赖性。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他们从熟悉的家庭来到一个陌生的集体环境中,生活上亲情依恋特别强烈,显得很不适应。有的幼儿吃饭需要老师喂着吃,有的睡觉时,要老师抱着才能睡,有的大小便后不会自己拉裤子,有的玩了玩具到处扔,如此等等。而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得到满足。因此,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在班内创设了娃娃家,让幼儿来当“大人”用调羹给娃娃喂饭吃,给娃娃穿衣服,盖被子等等,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中,学习兴趣浓厚,通过每天的反复练习,在"娃娃家”的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建构活动中,开始要求孩子们玩完玩具收回原处时,我们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对孩子说:“玩具要回家了,小朋友帮它们找一找家在哪儿,把它们送回去吧!”这样就比干巴巴的向孩子提出要求效果要好得多。当孩子把玩具积木收放好以后,我们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受到了称赞和肯定,以后就会重复这种良好的行为。虽然孩子在幼儿园里自己吃点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在家里却做不到。如果孩子在园和在家表现不一,良好的习惯就很难培养,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必须做到家庭和幼儿园一致,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使我们的教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小班幼儿是培养一个人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我们应该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要求,避免孩子把不良习惯带入小学、中学、乃至社会,长大了有“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