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善解人意幼儿园时常会发生意外事件,有的是教育和保育活动中的意外事故,也有幼儿自身造成的意外事故、幼儿园设施引发的事故、受到外来非法侵害事故等。发生了意外事故,家长之间、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往往会因为对事故的处理态度、责任界定、赔偿等问题产生矛盾。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寻求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讲究调解的艺术,求得家长的原谅。以便能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例子:中午午睡前,都会让孩子们去上厕所睡觉,由于我们的厕所时男女分开,女厕所又只有两个位子比较挤。地上也比较湿,华灿燕上完厕所从台阶上跳了下来,由于地面滑一下子撞上了男厕所才有的小便池,然后额头就被磕破了。年级组长和周老师赶紧先帮她止血,然后我赶紧给她妈妈打电话,由于紧张我支支吾吾没说明白。只是说华灿燕摔倒了然后去了医院。她妈妈一直在电话里等我说完,而我却一直在重复,于是她妈妈把电话挂了。
事后老师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跟她妈妈说清楚以后,她妈妈并没有理都不理老师,主动要承担医药费,我们老师也是跟她讲孩子恢复能力比成人强,所以不用担心。
如果在处理意外事故过程中与家长有了矛盾,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幼儿出现意外事故时,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往往比较激烈,甚至容易出现情绪和行为失控的状况。 教师要把家长因为着急和担心出现的强烈态度,看成是认得正常反应,不要认为家长式在小题大做或为难老师。
事故发生后,教师要保持冷静的态度,不要与家长发生正面冲突,避免矛盾扩大或激化。理解家长爱子护犊的心情,并用关爱幼儿的实际行动感动家长,消除怨气化解矛盾。
积极主动地关爱受伤的孩子教师用诚恳的态度,及时探望和亲近孩子,缓和家长的情绪,消除家长的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