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活动是幼儿园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要在短短的时间里里,对幼儿进行各方面的培养,真不是件简单的事。那么怎样让这班天真、幼稚、心智未成熟孩子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学呢?其中幼儿自主交流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教学手段。
当今幼儿园活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孩子们能在音乐活动中充分展现出他们神奇的童心世界。我本人非常热衷于幼儿园音乐教学,也在积极努力的研究和尝试。试图以科学理念为引领,用教科研来验证自己的教育行为和观点。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通过一定的情景,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的、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以及幼儿园纲要和课改精神,我做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在实践研究中我发现,自主交流的教学方式在音乐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由于每个幼儿生活经验和认知风格各不相同,所以我为幼儿创设动态的音乐艺术氛围,把他们带入美妙的音乐世界里,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与同伴、老师、环境、材料的互动交流中思维相互碰撞、相互沟通、共享创造成果,大胆而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与表达,潜移默化的提高幼儿对美的欣赏力和感受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真挚美好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幼儿提供平台和搭建鹰架,让孩子们在这个空间中自主交流和分享。通过交流,张扬他们的个性;通过交流,发挥他们们的创造力;通过交流,让幼儿大量的体验、张开想像的翅膀去飞翔、去探索、去学习,最为关键的是在自主交流中过程中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欣赏、学会合作等等,于此同时能够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来建构相关的认知经验。 音乐活动中的自主交流是指围绕某一音乐主题用语言、肢体动作、表情、乐器等多种手段表现、表达自己的感受、想像和创造,并与在他人的交流中反思、提升,使自己的感受、理解、表现更加丰富与全面。 那么如何在音乐活动中生成交流的气氛,推动幼儿自主交流达到以上所期望的教学效果呢?通过大量的实践我积累了一些教师指导方面策略和经验,今天想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加强氛围,促其交流要促成幼儿自主交流首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音乐艺术氛围和一个互动的环境,把幼儿的注意力带入活动主题,调动幼儿所有的感官,如:听、看、想等,激发起他们强烈的表现与表达的欲望,为接下来幼儿自主交流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要注意面向全体幼儿,利用幼儿的力量互相感染、迁移、使每个幼儿的情绪都保持高昂的状态。在这样的情景中,就形成了自主交流的氛围。 例如:音乐活动"可爱的小鸭" 开始部分我选用了音乐剧丑小鸭的一段律动"小鸭的舞",全班小朋友就像一群可爱的小鸭子跟着欢乐的音乐摇摇摆摆的戏水、游戏。在音乐的感染下,我发出点拨性提示语:"小鸭子们在干什么呢?"双管齐下,一下子激发起幼儿想像和交流的积极性,他们很快进入交流状态,只见,有的小鸭在跳水上芭蕾,有的小鸭在比赛游泳,还有的小鸭在洗澡等等,在热烈的自主交流气氛中,幼儿不断擦出创造的火花,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方面的交流,展现出幼儿富有童趣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和谐。又如"逛逛城隍庙"的活动中,以改编歌词的形式来促成幼儿自主交流。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情景--那就是幼儿学做小导游,通过小导游说说、唱唱相互介绍城隍庙的特色(有哪些好吃、好玩的等),来提升相关经验和培养他们大胆、主动的交流态度。在交流过程中,我又适时的穿插城隍庙的照片和上海说唱等手段制造气氛,把交流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汀汀说:"五香豆呀奶油味"、苗苗说:"天津麻花粗又长"、"九曲桥呀弯弯曲曲""苏州评弹……在活动中,幼儿的表现自然流畅。此时人人参与交流、个个自主积极,有唱不完的歌,编不完的歌词。自主交流的活动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