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活习惯的调查(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3月07日 23:14:22

  如上图所示,针对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儿晚上的睡眠时间做了调查分析。小班幼儿有77.8%能在晚上8点前能睡觉,22.2%晚上8点前还不能入睡;中班幼儿有76.9%能在晚上8点前能睡觉,23.1%晚上8点前还不能入睡;大班幼儿有62.5%能在晚上8点前能睡觉,37.5%晚上8点前还不能入睡。由此可见,不论幼儿在哪个阶段,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在晚上8点前入睡,这也是幼儿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

  (三)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个人身体和服装整洁的习惯。例如会正确地洗手、洗脸,勤理发、洗头、洗脚、洗澡、剪指甲,这不仅能清洁身体,保证卫生,而且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进健康。人的双手每天要接触很多东西,往往沾染上各种污物和细菌。据查,一只未洗净的手上有四万到四十万个细菌,一克重的指甲垢里藏的细菌和虫卵有三十八亿之多。所以我们一定要使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和手脏时及时洗手的习惯。洗手时    要认真用肥皂搓洗,如果只用水冲冲是洗不干净的。

  如上图所示,针对小班、中班、大班幼儿洗澡时会不会哭做了调查分析。小班幼儿55.6%洗澡时会哭,44.4%洗澡的时候不会哭;中班幼儿46.2%洗澡时会哭,53.8%洗澡的时候不会哭;大班幼儿37.5%洗澡时会哭,62.5%洗澡的时候不会哭。由此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年龄越大洗澡时就不怎么哭了,这也是幼儿有良好盥洗习惯的养成。

  二 探索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家长要充分认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养成在孩子一生发展中的作用,明确目标,家庭成员对孩子要求一致,坚持一贯,同时要为孩子提供独立的生活用品、玩具、图书等,让孩子学习使用,创设一个适宜幼儿习惯养成的物质环境,同时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精神环境,一方面家长要为孩子做好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为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在孩子操作的过程中,家长要不包办、多指导、多鼓励、少指责,要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一)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谈话法: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问答或交谈,丰富知识。如通过谈话"我是中班了"、"我学会了新本领"、"妈妈的小帮手……"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我们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录像带等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   再如通过讲故事"别说我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以及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等,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通过诗歌、看图讲述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通过课堂集中教育活动,教幼儿辨认衣服的种类,如:夹克服、牛仔服、衬衫、长裤等四季服装。进一步知道各种餐具的用途以及使用方法。总之,通过多种教育活动使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

  (二)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采用多种形式,形象地教孩子学习各项生活自理 a:游戏。根据《纲要》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过程,也不是结果,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比如表演和角色游戏:"给小猫洗脸","给布娃娃扣纽扣"等,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的构思情节来巩固自理能力的。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到他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再比如竞赛游戏:此类游戏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来巩固生活技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有穿衣比赛,穿鞋、叠被铺床、用筷等等。b:儿歌。幼儿通过简短通俗的儿歌形式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提高幼儿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育啊!比如"塞裤子":哥哥、哥哥请你管好小妹妹,姐姐、姐姐请你管好小妹妹,大家一起帮助就ok。再如在教幼儿学习如何系鞋带时,我们可以结合歌曲《系鞋带》来进行: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钻进大洞口,用力拉耳朵,变成蝴蝶走。让幼儿在歌曲的愉悦里,轻松自主地学习系鞋带的方法。c:用鼓励、表扬的方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的兴趣。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和自控能力也差,幼儿洗手习惯的培养。一直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这也不能怪孩子们,他们没有"不好好洗手就会生蛔虫"的体验,当然也无法引起重视。当洗手的时候孩子们打湿手随便搓两下就敷衍了事,或者是边洗手边嬉戏玩耍。考虑到幼儿好表扬的特点,从培养幼儿洗手兴趣出发,每天从幼儿中选出一双最干净的小手奖励小红花或五角星,幼儿洗手的兴趣渐渐调动起来了。然后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将洗手的全过程按顺序分为五步让幼儿进行练习:湿手--接洗手液--搓出泡沫--冲洗干净--擦干。对幼儿的每一项要求,教师都要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存在的困难,把握住难度,讲解清楚,并作好示范,让幼儿反复练习和实践。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