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4 关心尊重他人
3~4岁 4~5岁 5~6岁
1.长辈讲话时能认真听,并能听从长辈的要求。
2.身边的人生病或不开心时表示同情。
3.在提醒下能做到不打扰别人。 1.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
2.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
3.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 1. 能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2. 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3. 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4. 接纳、尊重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或习惯不同的人。
教育建议:
1. 成人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如:
经常问候父母,主动做家务。
礼貌地对待老年人,如坐车时主动为老人让座。
看到别人有困难能主动关心并给予一定的帮助。
2.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劳动及成果。如:
提醒幼儿关心身边的人,如妈妈累了,知道让她安静休息一会儿。
借助故事、图书等给幼儿讲讲父母抚育孩子成长的经历,让幼儿理解和体会父爱与母爱。
结合实际情境,提醒幼儿注意别人的情绪,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帮助。
利用生活机会和角色游戏,帮助幼儿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如商场、邮局、医院等,体会这些机构给大家提供的便利和服务,懂得尊重工作人员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3.引导幼儿学习用平等、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差异。如:
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可以相互学习。
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和世界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理解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
(二)社会适应
目标1 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3~4岁 4~5岁 5~6岁
1. 对群体活动有兴趣。
2.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 1.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
2.愿意与家长一起参加社区的一些群体活动。 1.在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
2.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
教育建议:
1. 经常和幼儿一起参加一些群体性的活动,让幼儿体会群体活动的乐趣。如:参加亲戚、朋友和同事间的聚会以及适合幼儿参加的社区活动等,支持幼儿和不同群体的同伴一起游戏,丰富其群体活动的经验。
2. 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
3. 带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讲讲小学有趣的活动,唤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为入学做好心理准备。
目标2 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3~4岁 4~5岁 5~6岁
1.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
2.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
3.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 1.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
2.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3.知道说谎是不对的。
4.知道接受了的任务要努力完成。
5.在提醒下,能节约粮食、水电等。 1.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
2.爱惜物品,用别人的东西时也知道爱护。
3.做了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
4.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