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长的建议:
在老师试图打开孩子心扉的同时,家长可以每天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多跟老师交流,让孩子看到这样的亲切场面,帮助老师和孩子尽快建立起感情。
受人影响型
有的小朋友本来在玩玩具,但看到身边有小朋友在哭,不一会儿,他也会眼泪汪汪,终于忍不住,大哭起来。这也正是所谓的"羊群效应"。
老师做法:
这类小朋友容易受人影响,碰到这样的情景,我们会带他们到别的教室去走走,或去操场上玩一会,把他和爱哭的小朋友分开一会儿,等他们心情平静一点儿后,再慢慢告诉他们:幼儿园是美好的地方,他们可以在幼儿园获得好多新鲜有趣的东西,那些哭的小朋友,只是一时的不适应。
给家长的建议:
幼儿对故事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小白兔、大灰狼、小花猫等几个形象。家长可以把孩子喜欢听的故事告诉老师,让老师讲给他听,帮助幼儿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在入园初期,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送入园赶快撤
入学第一天父母可先陪孩子与其他同伴一起玩一会,待孩子情绪相对稳定和适应后再离开;第二天则减少逗留时间,以后,当老师接过宝宝,父母最好马上离开,不要在幼儿园逗留,更应避免出现宝宝在里面哭、父母在外面"哭"的情况。这时的哭是他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挑战。
2、尽早接回宝宝
为了减少宝宝刚入园时的恐惧心理,在头两个星期可以稍微晚送一会并早点接宝宝,不让他看到很多其他孩子的家长,同时就想起自己的爸爸妈妈来。你早来了,这样,她不会在看到别的家长接孩子时心里着急,也就会让他感受到父母并没有忘记他。回家路上,最好用关爱的语言与宝宝交流,询问他在幼儿园进行了哪些有趣的活动,分享他的快乐,使他从内心感受到被爱。
3、帮老师多了解宝宝
不同的宝宝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父母要及时和老师沟通,便于老师更多地了解宝宝,更好地照顾宝宝。例如,有的宝宝一哭闹就要小便,有的呢一大哭就会呕吐等等。隐瞒孩子潜在或已经表现出来的生活陋习或性格,非常不利于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教育。
4、精神准备至关重要
家长接送孩子路上以及在家里交谈时,不要使用类似"宝宝哭得好可怜,妈妈好心疼,老师训没训你,有没有人打你,宝宝怕不怕啊……"之类的语言诱发强化孩子的不良情绪。这样孩子会把老师和小朋友都当恶人,把别人的碰一下当作挨打来回答。应该辅以夸奖、鼓励、正面积极引导为主的语言暗示:比如老师夸宝宝了,表扬宝宝只哭了一小会儿,宝宝真棒、不简单、真勇敢幼儿园老师真漂亮、幼儿园玩具真多啊、幼儿园有这么多小伙伴,他们多活泼多可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