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促进幼师专业成长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3月18日 19:18:46

  "反思"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时的基本手段,它被解释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个共同特征。古人说:"吾日三省其身"强调的是内省,但仅仅知道反思的重要性,还是远远不够的。"反思"在现实中的含义要丰富的多,反思与实践的结合对教师教学智慧提升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2001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全国幼教战线上掀起一场改革的热潮。我省新编教材体现《纲要》精神,采取以主题活动的形式为体例进行编写,注重以《纲要》中渗透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突出"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的思想;每一个活动目标明确,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幼儿体验学习的乐趣,为将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在过去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的幼儿有共性,适合循规蹈矩;现在强调的是幼儿为主体,培养出适合未来社会、能应付各种压力、克服各种困难、有创造性的幼儿;要求教师大胆实践,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幼儿发展转变,由重"教"向重"学"转变,最重要的一点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以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那么我们应该反思什么?为什么要反思?

  一、教学前慎密的反思,能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方法

  教学前的反思是在活动实施前对其所设计的教育方案进行反思;即对其为什么要这样做进行一番深刻的解释,以证明即将实施的实践是处于一种自觉的状态中。 在前反思中一般要包括如下内容:

  1、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能力发展水平;活动中每个幼儿对目标 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选择内容时要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在活动中都会有不同的表现,也会获得不同的知识和经验。

  2、教学活动是否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兴趣是幼儿有效学习的首要动机,只有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活动,幼儿才会全身心的投入,活动才会取得成功;在设计活动方案后应反思,我所选用的导入语、环境布置、教学方法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的好奇心是很强的,他们对于许多事情都感到新鲜、有兴趣,从而乐于接触它们、认识它们。但是,他们的兴趣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对于年龄小的孩子,由于知识的贫乏,活动目的性差,因而,他们的兴趣往往容易受当前具体生动形象所吸引和诱惑,总是从对事物本身的喜爱出发来认识事物。因此,我们要考虑:活动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合理的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来调整课

  3、活动材料的准备是否充分、恰当;活动中幼儿通过对材料直接感知和具体操作摆弄的过程中,不断地开动脑筋,积极的思考,向自己提出新挑战,想出对材料的新玩法,并把所有的感官都投入到活动中,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过程,使幼儿增加了对活动的兴趣,发展了幼儿智力,并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后详实、真实的反思,为今后的再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面对变化不定的教学活动,面对活动中发生的教学事件,当我们以经验的方式无法化解的时候,就需要通过反思来提升我们的教育智慧,反思教学会使我们从"日常教学"中觉醒过来。教学后的反思是对某活动的整个过程作总体性反思,也可以是对某活动中某一问题进行局部的反思;包括以下内容:

  1、实际的教学进程和效果是否与教学设计的意图相一致;我们期望实际的活动过程和效果与教学设计的意图是一致的,但是也难免出现活动过程及效果违背设计意愿,我们应找出原因,探索解决办法,这将有助于完善日后的教学,积累自己的教学智慧。

  2、教学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幼儿的行为是不是产生了预期的变化;教学总是有一定的目标指向的,总是要达到一定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要求的,反思需要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这将有助于积累经验,改进不足。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