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童年还给孩子——关于幼儿园“小学化”的思考(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3月24日 22:13:11

  实际操作部分:1、幼儿生活管理:与儿童、家长沟通的能力,如何配合、组织教育活动以及幼儿园安全工作;2、日常工作及教学常规:幼儿的一日常规生活安排、教学计划、预案、实施及教学评价;幼儿园各年龄段教育活动目标、内容、组织形式与实施;大、中、小班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各类(健康、自然、社会、语言、社会、艺术等)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如何一展课程及教学指导要点;一日活动的组织指导;幼儿园与家长的合作等。基础上岗及教学能力的培训,确保教师职业的实用性。

  第三,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教师职业是一门不断学习的职业,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一旦离开了学习,教师的职业生命就结束了。因为任何一个合格和优秀的教师,都必须具备崇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拥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本领。所以,只有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有针对性的"学习+工作",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职业生命源泉,圆满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

  (四)合理安排幼儿课程

  幼儿课程设置上,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坚持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并保证游戏的活动性、灵活性和自由性,保教结合,寓教于乐,寓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园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程,其课程设置有着本质的区别: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程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和检测评价的标准等特点,而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在于使幼儿在幼儿园进行课程的学习可以很自由。

  教学内容编选上: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知识经验欠缺,主要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是好动、好奇、注意力不集中、有意注意品质差、集中注意的时间短,他们认识事物主要是通过感官、动作,从自己感兴趣、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事物入手,通过具体的形象思维进行感知和操作而获得直接、粗浅的经验。

  (五)教学形式个性化、多样化

  我也常常向我的同事们说:"无论老师的年龄有多大,在幼儿教育教学上,始终要让自己永远拥有一颗年轻的大脑和童心,不能用成人的大脑发出的信息去武装我们的幼儿。"同事们也常常对我说:"从你分配到我们学校来以后,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和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你始终展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高龄低能'教师。正因为如此,幼儿教师的对象就决定了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义务教育阶段大喜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要多样化:注重趣味性、合理性、灵活性、有效性、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得幼儿在园时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六)幼儿作息时间合理化

  幼儿园一日作息制度的管理应该遵循其发展与教育的基本规律,尤其应该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该制度不只是对日常的教育工作的是行时间上的简单安排,而是对儿童的发展需求和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的全面安排。一个合理的作息制度及其实施,能够保障儿童的教育权益,能够保证儿童受到系统的、全面的教育。这个制度的合理性及其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各类活动的交替安排的合理性。除此之外,还应该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儿童的不同年龄,制定出不同的生活作息制度,以保证作息制度的科学性。在园所场地受到限制情况下,还可以将作息制度在不同的时间段交叉使用,以保证作息制度的有效落实。为了确保园所一日生活作息制度的教育价值,在制订时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各种关系(1)动态活动与静态活动的交替。(2)户内活动与户外活动的交替。(3)正规活动与非正规活动的交替。(4)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的交替。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