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快乐溶于孩子的学习世界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3月25日 21:51:32

  幼儿园门口,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开心的向家长们诉说着,快乐和幸福洋溢在脸上。

  中小学的门口 ,三三两两的孩子,低年级的孩子脸上有着一丝喜悦一些调皮,高年级的沉重的书包背在肩上,一丝无奈和淡淡的焦虑映在脸上,形色匆匆。

  孩子快乐的多少怎么与年龄的增长呈现反比的关系,负面的增长?是谁偷走了孩子们快乐的感觉?原本是快乐的世界怎么在学习中丢失了快乐?

  学习应该是孩子的本能,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是积极地渴望着学习的,刚出生的孩子就在以惊人的速度学习着。充满着好奇的看着周围的世界,渴望着认知所有一切。可是这些孩子一但进入了学校,这样的渴望就渐渐消失了,他们开始厌倦学校的生活,开始把学习当做是一种负担,一种枯燥但是必须要完成的活动。是什么让孩子不愿意在学习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家长、学校和社会,把原本快乐地学习变成了机械地教育,让孩子失去了学习了的乐趣,不是孩子不爱学习,而是学习的方式无法让他保持积极性。

  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围绕孩子从"逗逗飞"到"抓抓挠",家长都是蛮有兴趣的陪伴孩子学习着、玩笑着。家长们的教育观点是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孩童们沐浴在求知欲得以满足的春风中,渴望了解更多的世界,迅速而快乐的成长着。家长和社会也能带着包容和宽广的心胸对待孩子的所有失误。正因为有家长和社会给与的兴趣引导,参与和分享,宽松的环境,孩子身心得到了愉悦,学习成了快乐的事情。

  背着漂亮的书包上学了,带着成长的喜悦,步入学校那所神圣的殿堂,许多孩子是带着激动和向往来了,然而,一个学期又一个学期过去了,"不上学该多好"的感叹在孩子中间引起着共鸣。快乐与幸福感却丢失的越来越多了。

  或许在家长的眼睛里,孩子是很幸福的,也应该是快乐的。他们吃的、穿的、住的、玩的,与自己的童年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因而时常感叹为什么我什么都给孩子,可孩子还是不满足,还是不快乐,还是不听话呢?然而,在孩子心灵的天平里,他并没感受到幸福,在学业竞争的大潮中,孩子疲惫奔波于各种技能的学习,学校如同填鸭式的灌输着准备中考、高考的各种知识,孩子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充足睡眠时间越来越短。可以这么说,孩子感受到的幸福指数,城市孩子比农村孩子低,小学生比幼儿园小朋友低,中学生比小学生低。

  快乐不是简单的生理上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平衡,进而升华为一种高尚的情操,快乐使整个精神世界更加充实、学习成为轻松的事情。

  在人的一生中,寻找快乐是普通人最大的追求,正如清代王筠在教《童子法》一书中指出:"学生是人,不是猪狗。人皆寻乐,谁肯寻苦?读书虽不如嬉戏,然书中得有乐趣。"如何让学习成为快乐的事情,让孩子溶于快乐的学习世界呢。

  孩子成长有三个教育场所:家庭、学校和社会。它需要家长、老师、校长和国家社会三方面的配合。

  对所有的孩子而言,快乐的家庭就意味着父母之间的和谐和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孩子不是超人,成人也会有状态低迷的时候孩子就更不可能随时斗志昂扬了,不要总是对孩子被动的行为表示指责,如果他不是一个天生懒惰的孩子,他的突然混乱和拖沓可能是他真的累了,他的积极性已经受到了打击。

  如果孩子从父母的嘴巴里经常能听到父母说出赞美的话、诚恳的话、礼貌的话、尊敬的话、鼓励的话、关怀的话、宽容的话、幽默的话、感恩的话、智慧的话,那么,这个孩子是快乐的、幸福的。相反,如果在孩子的耳边经常听到来自父母的训斥的话、粗鲁的话、讥讽的话。那么,这个孩子就算是享受着天堂般的物质生活,他的快乐和幸福绝对不会高。孩子是否快乐和幸福,不仅听父母说什么话,而且还应看父母愿不愿听孩子的话,倾听孩子的心声。在家庭里,亲子之间不仅有沟通的话题,有沟通的平台,而且有沟通的共同的时间。在沟通无障碍的家庭里,孩子的幸福和快乐就多。相反,在孩子只有"听话"的自由而没有"说话"的权利、孩子只须长耳朵不须长嘴巴的家庭里,孩子不会很快乐。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